第三十四章 考学,你也能报名(三更)(2 / 2)

说完,拉着李红岩去了卫生室。

赵杨看着两道苗条的身影消失在门内,遗憾地叹了口气,就听到大队民兵队长招呼:“赵文书,来吃饭啦。”

另一边,陈东方也把拖拉机开了过来,带着几个小伙子把放映设备都装上车。

放映队走了,电影的人物情节,却还留在社员们的心里,田间地头劳动休息的时候,常常有人回味无穷地聊起电影的故事情节,夸小伙儿精神,就说像《追鱼》里的书生张珍。夸大闺女漂亮,就说像《追鱼》里的牡丹。还兴致勃勃地讨论,真假牡丹是不是一个演员扮演的,要是一个演员咋能站在一起嘞?要不是一个演员,那就是双生姐妹,咦,这是谁家孩子,双生闺女长得这么俊不说,还都这么大本事,啧啧啧!

李红岩却很少参加这些讨论,一来是她不爱扎堆儿,二来是,天气转冷后,村子里很多人的旧疾沉病都犯了,气喘病、咳嗽病、老寒腿、腰伤腿伤、肩周炎……老人孩子感冒的也多起来,夏秋时节,她打针送药跑一圈用不了一个小时,如今要两个到三个小时了。林廷辉也一起,因为许多老病号的旧病需要他下针、艾灸、拔罐治疗。

李红岩临时还用不了针,但是林廷辉诊断之后,指出那几个穴位,做艾灸、拔罐,她已经能够准确找到穴位、熟练操作了。

隔了两天,大哥赶着骡车去公社拉化肥,捎回了靳小玲买的原料布和之前绣品的销售款。让赵春芝和李红岩都有些意外的是,绣花品卖得这么快,而且价格真的很好,手帕一块五毛,那个绣花背包两块钱呐!要知道,一块手帕的成本也就几分钱,小背包的成本也就三四毛。

两匹细棉白洋布,一匹藏蓝色劳动布,还有一匹咖啡色条绒。白洋布是绣手帕的,劳动布和条绒是做背包的,原来打算的纱巾原料因为过于紧俏,根本弄不到。

村子里没什么素材,李红岩就厚着脸皮去大队部找杂志、报纸,选取上边的插图图案,看着报纸上一些版块之间的花边分割线好看,又给赵春芝建议,手帕子的边儿也模仿着做成花边,用丝线锁住,再加上小朵的绣花,扎头发特别好看,比一般的手帕好看许多。

吃过晚饭,李红岩到爹娘的屋里,和赵春芝商量花样、如何裁剪、如何配色,嘀嘀咕咕到快九点,还是李大河困了,开口撵人,娘俩才散了。

结果,李红岩刚回自己屋,就听大哥在窗户外叫:“红岩。”

“大哥,有什么事吗?进来说吧。”秋深了,夜里已经很有些凉意了,很多人已经把棉袄找出来,夜里出屋都要披上棉袄才行了。

李新国答应着,片刻就挑着门帘子走进来。

兄妹俩感情好,也没那么多虚礼,李红岩直接问:“大哥,这么晚了,是有什么事儿吗?”

大哥干一天活,晚上没事儿,吃过饭略休息一下就早睡了。等到这么晚,一定是有很重要的事和她说。她在心里寻思着,难道是和郑玉书有关的事?

李新国开口,却有点儿出乎李红岩的意料:“今年考学(xiao),你也能报名参加,你知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