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做着梦娶媳妇儿(1 / 2)

 老校长倒是挺热情,了解了他的来意后,就满口答应下来,让他回去等着,成绩一下来,只要通过初选,就会打电话到大队部通知,让考生再来趟公社,填报正式报名表格,包括政审材料,还顺便领准考证。

中断了十年的高考突然恢复,曾经被打破了大学梦的人欣喜若狂,激动不已,都以为终于能够梦想成真了。

但一场初选考试过后,很多人心中的幻想就被现实无情地击碎了,毕竟高考中断了十年,这些人中,很多已经娶妻(嫁人)生子,平常里要下地劳动,回来还要照顾老人孩子干自己家里的活儿,有的扔下书本就再没碰过,当初学的那点儿东西早就丢光了,重新回到教室、坐在考场上,看着一张张试卷,他们的大脑里却是一片空白。

据不完全统计,初选考试有三分之一的考生交了白卷儿!

都知道,考试顺便蒙一蒙,发挥发挥,可能就有分数。何况,这时候的考试试卷还没有选择题和判断题,还是最传统的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这些,很多还牵涉时事政策这些,天天听大喇叭里宣传,口号总能喊几句吧,填上去怎么也不至于白卷,也能得几分啊。

有这么多白卷儿垫底,李红岩这种正经拼了二十多天,日以继夜系统复习过得,成绩就比较突出了。

这一次初选考试的卷子,是由县中学老师出的题,判卷也是组织县中学的老师完成了,速度很快,三天后,成绩就出来了。

老校长被喊到公社办公室里接电话,听说是通知自己公社预选考试的通过名单,激动地钢笔帽儿都拧不开了,好一会儿才抑制住心中的激动,端正坐好,对电话线另一端示意:“准备好了,念吧。”

“……李红岩,213分……常新生178分……”

丰安公社一共有五百来人参加初选,通过初选的189名,接近四成,在全县所有公社里排第三。

第一名是县城驻地的诚关公社,因为和县城的考生一起,人数多,过线的人自然也多,比例上比丰安公社高五个百分点。

第二名是县城南边的前进公社,离着县城只有十来里路,而且是县城去地区的必经之地,旧社会时,还是河运的码头,商铺云集,人口比丰安公社基数多,上学读书的人也多,此次报名人数仅次于诚关公社,基数大通过的人数也多,通过率比丰安公社高不到两个百分点。

第三名的成绩,对人口不多的丰安公社来说,已经是个很了不起的成绩了,老校长好不容易把录取名单记完,手都酸了,这还是他手里拿着初选的花名册,直接在名字后边填成绩就行,要不然,手腕子得累折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