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填志愿了(1 / 2)

 小李家清渠之后,每家每户分了几十斤大鱼之后,带动着其他小队也纷纷行动起来,前几年水利工程大会战,各大队生产队的地头几乎都有水渠,只要不断流的,清一清多少都有收获。

在绵延的鱼香之中,77年底,三会的召开,在凛冽的初冬,提前吹响了春天的号角。

李红岩从最初的焦躁、急切、担忧,一天天平静下来,一边认真地生活,一边耐心地等待高考成绩,还等待建宁的来信。

她高考的时候是农历十一月初,一转眼,进了腊月,过了腊八,大家伙儿开始忙活着准备过年了,李红岩仍旧没有收到建宁的来信,却在腊月十三这天,接到一个通知,他们大队的廖江川、田玉芬和她三个人,要去公社一趟。问对方是什么事,对方也说不明白,只说让他们到了公社就知道了。

三个人互相看看,都强力按捺着满心的兴奋和喜悦。他们都猜到了,通知他们去公社的原因,就是高考成绩出来了,他们三个都通过了。但因为没得到明确的答复,他们谁也不敢把心中的猜测说出来,就怕万一猜错了,让人看了笑话。

实在是希望压抑的太久,克制已经成了习惯。

这种事,三个人谁也不会耽搁,几乎没用商量,就决定即刻出发。

因为三个人做伴儿,大队的自行车又恰好被大队长陈金昌骑着去了县里,李红岩找人和家里捎个话,就背着书包,跟廖江川和田玉芬出发了。

三个人本就没有多少来往,特别是田玉芬,之前在知青点的存在感也不太强,出了上工干活,就爱捧着书看书,和郑玉书两人被称为知青点的男女书虫。

如今虽然作伴同行,但开始都闷着头赶路,谁也没开口。

走了将近一半的时候,廖江川第一个开了口,问:“你们俩有没有想过,若是高考通过了,报志愿报什么学校什么专业?”

这个李红岩倒是想过,林廷辉给她说过,他知道的省内的几所医学院;李新国还专程去了趟县中,找当年的老师咨询过,老师们建议,前两个报比较好一些的学校,像省大、省师范、省医这些,后边报几所专科学校,比如师范专科什么的,本科万一录取不上,后边的大专也能兜底,不至于错过了录取的机会。另外,老师们还叮嘱,一定要写服从调剂,万一报的志愿无法录取,就服从调剂,大本不行上大专,大专不行,上中专也行啊,反正都迁户口带粮食关系,毕业也都统一分配安排工作,也挺好的。

这会儿,廖江川问起来,李红岩却没有抢着回答,而是先回头看了看田玉芬。

田玉芬人挺内向,但并不胆怯,笑了笑道:“我的成绩我自己有数,能侥幸过线,也太高不了。我就想着上师范,将来当个老师。”

李红岩也就道:“我也想了,要是可以,就继续学医,将来当个医生。”

“学医啊?”田玉芬似乎并没有觉得太惊讶,只是歪着头道:“你知不知道,学医可不容易,进了学校就要学习解剖,听说桌子上直接摆着人头骨什么的……我胆小,我是不敢。”

李红岩学习过林廷辉的西医书籍,其中有解剖生理基础,知道会学习这些。也听林廷辉说过,将来想要做个合格的医生,在学校时就要好好学习,不但要学课本知识,还要学着实践操作,可能用到实验动物和实验模型……只是,没想过,会用真的骨骼……骨骼有真的,那其他的,比如肌肉?比如器官组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