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窝点?仓库?(2 / 2)

百货大楼的东西确实品种丰富,衣服布料、各色点心糖果,在县城见都见不到的,这里都摆在柜上出售,只不过,东西好价格自然也高,而且,有一部分需要票券的,是有钱也没办法购买的。

李新国想帮妹妹买块布料做床围子,但是正好没有处理布,柜台上摆的布料虽然品种多、花色漂亮,但都要布票。他过来送妹妹上学,可没带布票。

见他们兄妹俩问了半天价,却没买,售货员都甩脸色了。倒是一转眼,一个十七八岁穿着一件军大衣的半大小伙儿凑上来,往李新国身上挨,被李新国警觉地躲开。

早就听说出门会有小偷扒手啥的,他们兄妹俩一路在车站、火车上都很警惕,没想到逛个百货大楼,见识到小偷儿了?

那个半大小伙儿却不逃不避的,瞅了瞅四周,又凑上来小声问李新国:“省城的布票、工业券都有,要不要?”

李新国看了看妹妹,两个人这才明白,这位不是偷东西的,而是倒腾票券的。

社员们发点儿布票,乡邻亲戚们有急用的,也可以互相借一借攒一攒,应应急。但还不知道,省城的百货大楼里还有专门倒腾票券的。

李新国相对来说淡定许多,因为他多多少少听到些,县城里就有所谓的黑市,前些年吃不饱饭的时候倒腾粮食,这些年粮食不太紧张了,又倒腾各种票券,布票、油票这些都是小意思,据说这些人连自行车券、缝纫机券这些都能搞到。

想给妹妹买布做床围子,李新国就随着半大小子来到楼梯间人少的角落,小伙子看着年龄不大,但显然是混熟了的,特别圆滑,也特别机警,听李新国说想买点儿布做床围子,他立刻推荐:“做那个东西也不用太好的,稍微有点儿残次也没关系,走,我带你去个地方,专门卖处理品的。”

李新国带着妹妹跟着小子出了百货大楼,也没走远,就绕到大楼后边的一个胡同里,小子敲响了一个小院子的大门。

李新国让妹妹留在门口,他跟着小子进去。

没多会儿,他又出来,把李红岩也叫了进去。

等李红岩看到不大的房间里,两张单人床上堆得满满的各色布料、毛线、毛巾、服装、鞋帽之后,眼睛都不够看了,她甚至怀疑自己不是来了销售私货的窝点,而是到了百货公司的仓库里。这么多!

原本,李新国就怀疑小子能在百货大楼里头卖票券,是有根儿的,见了这个窝点里的货品,他基本上能够确定自己的判断了。这个专门卖处理品的窝点,肯定有内部关系,要不然,不可能这么明目张胆地摆着售卖。

他们这里卖的残次品品种不少,其中布料和毛线毛巾这些比较多,服装鞋帽的品种有限,大都是秋衣秋裤背心这些针织品,外穿的衣服几乎没有。另外,还有些残次的茶缸子、饭盆、脸盆之类的日用品。

李红岩看得几乎花了眼,时刻提醒着自己冷静冷静,还是觉得看什么都爱不释手的,这价格这品质弄回去,绝对都是秒抢的东西。最最关键的是,这些东西不光价格便宜,还不要票啊,这让每年只有几尺一丈布票的社员们见了,不抢破头都怪了。

经过一番痛苦的斟酌、比对、割舍之后,李红岩最后买了六匹残次品的迪卡布,这种化纤面料手感滑溜、面料挺括,而且重点是比棉布耐磨耐脏,色牢度高,不容易褪色,还比较容易清洗,沾点儿灰泥啥的,很容易就能洗掉,不像棉布,搓半天还有个印子。

她又买了四涤纶毛线,这也是化纤线,颜色鲜亮漂亮,价格比半毛毛线还便宜些,重点和化纤布料一样,就是比较结实耐磨,给小孩子织毛衣穿着很合适,又好看又耐磨,直接水洗就可以,不缩水不脱色,比羊毛毛线好伺候的多。

她还买了几件纯棉的白背心,也就是俗称的老头衫,这个农村里穿的少,有一件能穿好几年,烂的浑身都是窟窿眼子也还穿呢。她买几条回去,天热起来,套在衬衣里边打底,或者夏天直接外穿都是可以的,纯棉线的针织衫,舒服透气还吸汗。

最后,她挑了几块棉布布头,这个比残次品还便宜,都不论尺寸,就按估价的,因为李红岩兄妹俩买的东西比较多,对方干脆半卖半送给了他们。

李红岩挑选的都是残次比较少的,花色也相对好看素净的,每一块都有一米多两米的样子,挑两块颜色相近的缝一缝,就能做床围子了。

这一趟买了一大包东西,也没花太多钱,一共花了八十多块钱。还搭了一块包布料的包袱皮儿,给他们把东西包起来。其他临时没想起来做啥,但布料质量好,花色好看,总不愁用处的。

他们从这个胡同里出来,李新国和半大小子互通了姓名,对方说他叫秦战。这个名字也不知道真假,他这么说,他们也就这么听着罢了。

秦战说自己平常无事就在百货大楼里转悠,想买东西找他,他带着去胡同里,人家才给开门。

李红岩和李新国表示知道了,就在胡同口和秦战告辞,兄妹俩直接往回走。

离开胡同口,李新国就对妹妹说,他不打算住了,就去火车站买最近的火车票返回去。他来时,爹娘给拿了一百块钱,路上两个人的车票花了十多块钱,给妹妹买水票花了五块,刚才买这些东西,他付了五十,三十多是妹妹的钱。因为,李红岩坚持给他留点儿路上备用。

听大哥这么说,李红岩虽然不舍,但也不勉强挽留,好在大哥没带什么行李,不用再回学校去拿。兄妹俩就从百货大楼直接坐公共汽车去了火车站。

到了火车站,李红岩看着东西,李新国去买了票,是夜里十二点半的车,李新国熟门熟路地把东西送到寄存处,递了根烟和寄存处的工作人员聊了几句,出了火车站转了两条胡同,就到了个不大的小门脸,这个小饭店卖包子、馒头,也卖面条、水饺这些简单的饭食,不要粮票,而且,价格也算比较实惠,捧着吃的大菜包子,白面皮儿,白菜、萝卜馅儿的,一个卖一毛钱,虽说比自家做贵出不少,但比起饭店来实惠不少了,国营饭店的包子卖八分,但要粮票啊。

李红岩一口气买了十个包子,又买了五个大馒头,一共花了一块四毛钱。看的李新国又是欣慰又是心疼,欣慰的是妹妹疼他,怕他路上饿着;心疼的是这一块多钱,搁在家里,够一家人吃三四天了。

兄妹俩在这个小店里吃包子,老板娘是个三十多岁的妇人,很热心,替兄妹俩盛了两大碗饺子汤来,还说让他们喝完再盛。白胖暄软的大包子,加上热气腾腾的饺子汤,兄妹俩吃的很满足。

李红岩吃了一个包子就饱了,李新国一口气吃了四个,又喝了两碗饺子汤,才舒服地打了个饱嗝儿,然后,就催着李红岩回学校。二月初,天还很短,五点半就已经黄昏了,天黑了妹妹一个人坐车回学校,李新国不放心。

李红岩也不执拗,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大搪瓷缸子,递给大哥。这是她之前在那个小院子偷偷买的,也是残次品,百货大楼里卖一块二,那边只需要五毛钱。有了这个,可以盛放包子,不至于挤压破了,路上大哥也可以打水喝,不至于渴着了。

李新国欢喜地笑笑,拎着剩下的馒头包子和茶缸子,带着妹妹一起出来,去车站外的公交车站坐车。

等李红岩回到学校,天色已经黑下来,不过,路上和校园里都有路灯,倒是不怕走夜路。但是,大哥回家,剩下她一个人在这个陌生的城市,离别的忧伤和油然升起的对家和爹娘亲人的思念,冲淡了她对大城市和新生活的喜悦和向往。

回到宿舍,下午又来了四个舍友,她们同专业的邱淮雨和张檬到了,另外两个是护理专业的唐喜凤和口腔专业的段玉珍。

张檬的年纪比较小,京城人,刚满十九周岁,留着男孩子一样的短发,肤色白皙,腰身挺拔,虽然容貌清丽俊秀,但行动举止中带着一股飒爽之气,看起来特别清爽。

邱淮雨年纪略大,二十一岁,留着长辫子,盘在两侧耳后,系着漂亮的蝴蝶结,五官漂亮秀美,带着南方人特有的娇柔感,说话也柔柔软软的。李红岩一问才知道,邱淮雨是淮扬人,标准的水乡美人儿。

唐喜凤瘦削高挑,23岁,段玉珍小巧玲珑,年龄看着大些,两人都是本省人,唐喜凤是鸢城的,段玉珍则是烟市的。

李红岩回来后,大家互相介绍认识了一下,陈婕最爽直热心,拉着几个人一起去认教室。又提醒李红岩:“带上暖壶,刚才她们来,不到打水时间,先喝了你壶里的水。”

李红岩笑笑应了。

却听邱淮雨软软地声音从上铺传下来:“你们谁替我捎一壶水回来?我今天从车站过来,走了太多路,脚疼得不行了,实在不想动弹了。”

李红岩转开目光,装作没听见,回身拿了自己的书包背在身上。张檬也正好看向她,两人目光碰上,张檬主动一笑道:“走,我得转转看看,有没有卖日用品的,我忘记带牙刷了。”

李红岩笑着点头,跟着她一起出了门。

陈婕想喊李红岩等等她,又听邱淮雨软软地请求:“陈大姐,你帮帮忙好不好,我脚底下打了泡,走不得路了。”

陈婕看一眼娇娇软软的水美人儿,只得替她拿上暖壶,然后和段玉珍、唐喜凤一起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