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时髦青年(1 / 2)

 第二天,张檬以支书的职务便利,以期末考试复习为名,要到了一间毕业班空置的教室钥匙。晚上,316宿舍的女生们就集体过去‘自习’,当然不仅仅是看书,还有背景音乐。除了邓丽君,李红岩又知道了一位歌手凤飞飞。

不过,几个人的小美好时光没能维持多久,随着课程结束,她们也面临着第一个学期期末考试,听着歌根本没办法专心学习,于是仅仅维持了两天,就作了鸟兽散。

邱淮雨有点儿娇气、自私,但学业上同样很好强,学习一直挺刻苦的。见众人散了,她自己也怪没意思,就把录音机给老乡还回去。

也不知是不是李红岩敏感,她觉得邱淮雨去还一趟录音机,回来就怪怪的,老是自觉不自觉地盯着她,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李红岩琢磨了一下,以为她又碰上了周新兰,也没多想。临近第一次周末考试,即便平常学习很用功了,后边的课程也学得不吃力了,她还是压力挺大,就怕考不好,所以,这几天的时间安排的特别紧张,每天五点钟早起,去操场背书,等到六点张檬过来,陪她晨跑加练口语,早饭后就去教室自习,一直到晚上九点半,从教室回到宿舍洗漱,回宿舍后继续学习,到十点半熄灯。熄了灯之后,她还默默回顾一下当天复习的内容,加深一遍记忆。

这么高强度的复习,占了她全部的精力,她都顾不上理会周新兰还是刘珠珠了,那种人不值得她浪费精力。

终于,期末考试降临,当李红岩坐在第一科考场上,看到发下来的试卷,一道一道题浏览过去,她一直紧张的心一下子放松下来。试卷上的每一道题她都很熟悉,答题自然流畅而快速,一个半小时的考试时间,她只用了四十几分钟就答完了,接下来认认真真检查了两遍,改了一个笔误写下的错别字后,确认无误后,距离考试结束二十多分钟就交了卷儿。

接下来的几门考试都很顺利,李红岩也越来越心定,越考越自信,虽仍旧早起晚睡,但焦虑越来越少,心情平静下,复习效率高了许多,答题的思路也特别清晰。在大多数同学焦头烂额、气燥上火的时候,她每天早上又恢复了背单词练口语的习惯,连张檬也骂她‘闲’!

如是,终于考完最后一门,两位男老乡过来联络,让她们只管打包行李,到时候,他们过来帮她们扛下去。火车票是学校统一代理购买的,都是有座的硬座票。而且,她们这一级延迟了放假时间,和大多数学生放假潮分散了,人流量相对少得多。

火车票是第二天一大早的,考完试才三点半,看看时间还早,赵静就找过来,约着她出门去转转,买点儿东西带回家。

家里人出门少,能到省城来的机会更少,她们都想着买点儿东西回去做礼物。

两人出了门,直奔百货大楼。大半个月没来,楼前卖处理品的摊位又多了好几个。

赵静很兴奋,拉着李红岩就往摊子那边儿跑。李红岩也是第一次逛这种摊子,对摊位上摆的零零碎碎也很感兴趣,低着头仔细打量,寻找自己能用上、家里人需要的东西。

“嘿!”一声吆喝在头顶响起,李红岩和赵静给吓了一跳,抬头看过去,就看见一个流里流气戴着大墨镜的小青年朝着她呲牙笑呢。

李红岩愣了愣,才迟疑道:“秦战?”

曾经的秦战是有些痞气,但穿着打扮还算正常,可才多久没见,他留长了头发,身上穿了一件花格子衬衣,裤子紧紧地裹着大腿,裤腿儿却又宽又肥几乎全部遮住了脚,像拖了两块大拖布,关键是脸上扣着一副圆不圆方不方的大墨镜,遮住了大半张脸……就这幅模样,别说李红岩没注意,就是走个对面儿,秦战不出声,她也认不出他来呀。

“你,你怎么……”怎么弄成这副鬼样子?

秦战见李红岩一脸吃惊地上下打量,还颇有些自鸣得意,伸出一条腿哆嗦着,一边一副指点江山状,伸手在自己摊位上方一挥,笑嘻嘻道:“刚从南方带过来的玻璃丝长筒袜,搭裙子特别时髦儿,拿几双去穿。”

“……”李红岩这回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秦战又从地上拿起几张画报,给李红岩和赵静看:“你们看看,看看,港台那边的明星们都是这么穿,在人家那边儿,穿裙子必须搭丝袜,黑色的、肉色的,看看,多好看?”

赵静顺着他的指点,探头看过去,忍不住惊讶道:“哎呀娘欸,这些人脸上哆祸的啥,嘴唇通红像吃了死孩子,眼圈儿乌黑,这是得了心脏病供血不足了!”

秦战就起劲儿了,手指点着画报道:“看看,看看,不懂得了吧?人家这是化了妆,嘴上抹地叫口红,眼上画地叫眼影,没听过一句话吗,‘描眉画眼’,人家那边儿的女人见天儿的都得化妆,七八十的老婆子一大早晨起来,啥也不干,先洗脸化妆,不化妆都不能见人!”

赵静其实就是看不惯秦战流里流气的样子,故意这么说的,并不是真的不知道口红化妆这些,但听到秦战说七八十的老婆子也化妆,还是超乎了她的想象,忍不住回呛道:“七八十的老婆子还化妆,你就吹吧!”七八十岁的老太太脸皮皱的跟核桃皮似的,化妆咋画?

这也是赵静惯性思维,先入为主了,毕竟她现实中见到的老妇人,诸如奶奶姥姥,都是满脸皱纹饱经风霜的模样。

秦战就连连感叹:“看看,你们小姑娘就爱这样不讲理,不懂的就说人家胡说、吹牛,不过,不怕你知道,我家正好是畜牧场的,不怕!”畜牧场养牛,不怕狠吹!

这个笑话很冷,赵静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不屑地哼了一声,给了他一个白眼儿。

李红岩不管两个人斗嘴,自顾自挑拣起摊子上的丝袜来。她买的是短筒的尼龙丝袜,不是长筒丝袜,那个太贵,一双四五块钱,前几天邱淮雨买了两双穿,结果一趟没回来,就不知在哪里勾了丝,破了个大洞,像是腿上结了道疤,还不如不穿好看呢。而且,四五块钱就穿一回……也太奢侈太浪费了。

那两个斗嘴的功夫,她也挑好了十几双尼龙丝袜,拿给秦战算钱。

秦战就问:“怎么不要肉色的对对袜,那个便宜,一扎好几双,破了还能随意搭配着穿,而且舒服啊,穿上和没穿一样。”

就是因为穿上和没穿一样才不要啊,穿袜子不仅为了舒服还为了美观啊,肉色的丝袜穿上也看不出来,人家还以为光着脚丫呢!

李红岩礼貌地咧咧嘴,“我就要这些。”

“好吧,好吧。”秦战妥协给李红岩算账,主动给了个优惠的价格,想了想,也不知是不甘心还是咋的,又拿起一双丝袜来塞给李红岩:“怎么也算老熟人了,这个算是搭头,穿着好穿再来买。”

李红岩道了谢,接过袜子来,又想起他说的南方,就问:“你去南方了?”

秦战很轻佻地撩了一下头发,道:“当然,你不知道,南方比咱们这可好多了,人家坐在家里就挣钱,家家户户都富得流油……”

李红岩一直保留着读书看报的习惯,通过报纸,她了解到国家政策正在发生重大转变,转向经济建设为主,从大街小巷陆续出现的小商小贩,不再被禁止严查也算是一种体现。

另外,通过对同学们的接触,来自南方的邱淮雨和其他同学,相对的思想比北方要开放些,女生穿的时髦,男生思想更加活络。还有更为神秘的港、台也在大陆的南方……这些都让她有了一个不太清晰的印象,南方经济更活络,起步早、发展快。至于这个‘南方’的界线在哪里,她这会儿却是说不清楚的。

她对南方很有兴趣,就向秦战询问。只不过,秦战的回答太笼统,没一点儿实质性的东西,让她不太满意。

“那你说说,南方人坐在家里咋就挣来钱的?”赵静一句话质问的秦战回答不出,于是又呛他道:“还说你自己不是吹牛。我看你根本就没去过南方!”

秦战倒也光棍,见赵静较真,干脆认怂:“嘿嘿,我的好哥们儿去过,给我说了,和我自己去也没差别呀!”换来赵静一个大白眼。

李红岩就问:“这些袜子都是你哥们儿带回来的?他有没有带其他东西回来啊?”

秦战这回倒是答的挺一本正经:“我那哥们儿就是想去逛逛见识见识,也没想到那边有那么多好东西,想多带,也没本钱啊,于是就背了两大包袜子回来。不过,他把扛回来的袜子一出手,又筹了些钱,又返回去了,说是这回一定带些好东西来。”

他说到这里,作势往四周瞅了瞅,见近处无人,这才往两个女生跟前凑了凑,压低了声音道:“我哥们儿说了,那边‘贩’过来的货特别多,录音机、电子表这些在咱们这里买不到的东西,那边可便宜了,而且想要多少有多少,只要你有钱就行。”

一提录音机,赵静也来兴趣了,同样压低声音问:“录音机多少钱?有磁带吗?”

秦战道:“当然有啊,有录音机哪能没磁带啊。至于多少钱,这个我还真不知道,他就说比咱这里便宜不少,具体价格我也没问。”

“你怎么不问问呢!”她也想要一台录音机呢,不但能听歌,还能学英语呢。

李红岩却理解秦战,毕竟价格也算是商业秘密了,自然不好胡乱说。她拉了赵静一把,和秦战告辞,又去逛其他的小摊子了。

其他小摊子的东西并不多,一般都是守着一样东西卖,卖发卡的、卖扣子的、卖丝带的、卖纱巾的……

李红岩给小雨和茉茉一人买了两对发卡、给嫂子和姐姐们一人买了一条纱巾,这些东西,都比百货大楼里便宜不少,纱巾大楼里一条要卖两块多,这里她买了四条,只花了五块五毛钱。

外边的摊子逛完,她们又进了百货大楼,李红岩又去买了几个铅笔盒给要上学的大孩子,买了两副塑料小帽子状的跳棋和两副军棋。

为了活跃班级生活,张檬做主买了跳棋、军棋、围棋和象棋,男生们喜爱象棋和军棋,女生们则喜欢跳棋,至于围棋,只有两个男同学会,其他人看了几回,觉得云里雾里的学不会,渐渐地就没了兴趣。

农家孩子不缺活力和勇气,特别是皮猴子们,一个个的疯跑疯玩的惯了,根本坐不住。这些棋类游戏,有趣益智,还能磨磨他们的性子。

她已经写信回去,把自己回家的日期告诉了家里,连带两个姐姐,让她们把孩子也送回去,她趁着不长的假期,教教几个孩子,到时候根据孩子们的表现,可以把三副棋做奖励,还能给孩子们提高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