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 引进女性(一)(2 / 2)

大讼师 莫风流 4374 字 2019-12-13

“那头找到了吗?”钱道安问道。

“没有。”杜九言道:“除了这些死者的衣服口袋里,有半块剩下的烧饼。烧饼经过当时的大理寺捕快查验后,就是和袄子巷相隔三条巷子的琵琶巷巷口买的,卖烧饼的是个女人,姓崔,叫崔巧。”

“崔巧也查问过。卖烧饼的本来是他的丈夫,但后来家用负担太重,所以她的夫君胡饮就在外面做木匠挣钱,由崔巧带着女儿卖烧饼。”

“崔巧认不出无头的男尸。”

“那男尸的身份,一直是个迷?”窦荣兴拿了卷宗过来看,泄气道:“那不是跟那个河里女尸案件一样?”

杜九言摇头,“不一样,因为比女尸案还要难一些。”

“毕竟女尸有头,怀有身孕,还能做出一些猜想和推断来缩小范围。但是男尸毫无线索。”

窦荣兴将卷宗给钱道安,丧气地倒在宋吉艺身上,“九哥,现在来一屋子的漂亮姑娘,也拯救不了我。”

“想、想想的美!”宋吉艺将他推开。

“屁股上胎记没有用,除非是至亲,否则谁能知道,对方这么隐私的部位有胎记。”周肖道:“至于左撇子,并不稀奇。”

跛子问道:“贴了多久的寻人启事?”

“至今还贴着的,无人来认领。”杜九言道也觉得很丧气,太费脑费时了。

关键钱少。

“既然接了就好好办吧。”她道:“都发表一下观点和想象力,胡扯也是可以的。”

“再确定一下,我们要从哪里下手。”

窦荣兴道:“我觉得是仇杀,否则人都杀了,为什么还要割掉脑袋?”

“得多有恨一个人,才会费力将头砍下来。”

钱道安反问道:“刚办的张蛮子杀人案,如何解释。”

“那是例外,”窦荣兴道:“对哦,卷宗上也没有说脖子上的切口怎么样,整齐不整齐?”

说着探头去看卷宗,仵作验尸部分还真的写了,“切口不完整,是用锯子和斧头完成的。”

“谁验的尸?”窦荣兴自问自答,“是刁大,要不要去问问刁大?”

刁大还关在牢里的。

“可以。”杜九言道:“继续想。”

周肖道:“刚才荣兴说的有点道理,如果不像张蛮子那样的杀人动机,那么这个人费力将死者的头砍下来,背后的原因,就很值得探究。”

“第一,是仇恨。凶手将死者的头砍下来泄愤。第二,死者的头上藏着,能让人查到凶手的地方。”

“比如某种联系。”

杜九言扬眉道:“某种联系,和尚或者道士?”

“这个想法有道理。”周肖眼前一亮,“不是能认出凶手,而是这个人的头,能表露死者的身份。”

和尚是光头带着香疤,道士虽模糊一些,但如果身体是完整的,所呈现的气质,和常人还是有些不同的。

“有点路子。”桂王鼓励大家,“继续思考。”

大家都看向桂王,他左眼下面一些淤青,现在更明显了。

看着看着就有点心疼桂王,没事招惹杜九言干什么。

“王、王爷爷、”宋吉艺要说话,桂王指着他,“是王爷,不是王爷爷。不是我先歧视你的,你是故意挑衅我。”

宋吉艺憋住,他本来还想劝桂王不要招惹杜九言,他还心疼来着。

现在不心疼了,祝福王爷另外一只眼睛也被打成黑圈。

“那衣服怎么解释?”钱道安问道:“如果这个人是和尚或者道士,他为什么穿普通人的衣服,难道是死者在杀了他以后,给他换的?”

杜九言道:“看卷宗上说了,死者穿的衣服在入葬前脱下来保管在大理寺了。明日一早可以去看看。”

“我总结一下,”杜九言见大家没的说了,索性把刚刚聊的和她推测的线索整理一下,“死者男性,三十左右上下浮动五岁的年纪,没有头,左撇子,屁股上有个红色胎记,口袋里的烧饼是琵琶上崔氏卖的烧饼,死亡时间在六月七号左右。”

“方才我们猜测有一点,我认为有道理。凶手杀死死者,并用斧头和锯子,很吃力地将死者的头弄下来。这不像是一个发泄仇恨的人做的。”

她道:“通常杀人时的发泄,都带着一定的崩溃和冲动。如果他用刀胡乱砍死者的尸体,我觉得可以理解。”

“可凶手却没有,而是使出了浑身的力气,将死者的头取下来并藏匿起来。”

“很有可能,就是死者的头,能暴露死者的身份信息。”

“能通过外观就暴露信息的,和尚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她说着看向顾青山,“京城里外一共有多少可以住和尚的庙宇?”

顾青山道:“出去隆恩寺以外,城内有城隍庙和娘娘庙,都在城南附近,里面住着和尚。”

“城外有法华寺,还有一个小一点,在钟山下面的观音庙。”

------题外话------

又到周五啦!今天四更。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