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逃亡的百姓(2 / 2)

这一看便是举家搬迁,甚至整条村子搬迁的。</p>

这些百姓都一脸忧心忡忡,他们一边赶路,一边议论着。</p>

“朝廷的大军到底什么时候到啊啊?听说北溟国的三十万大军明天就要攻打永定城了!我家里地窖里还藏了一些粮食呢!千万别被那些北溟的狗贼找出来了!”</p>

“可不是,北溟国的狗贼太过分了,听说之前北峰县一些村子,家家户户的东西都被北溟国的狗贼抢光了,整条村子都烧了!房子都没了!”</p>

“你们咋还将粮食藏在家里呢?我都将粮食捐给了朝廷了!朝廷前几天便说我们纳兰国的大军还没到,北溟国不会善罢甘休的,定然还会继续攻城,县令不是让每个村子的人都将家里的粮食上缴道村长那里,登记好,等赶走了北溟那些狗贼,朝廷便会将粮食还给大家的!我都将家里的存粮都捐给朝廷了!只带了几包!”</p>

那人也是一脸懊恼:“我这不是想着我的粮食藏得好,敌军找不到,所以不没捐吗?谁知道北溟国的那些狗贼不是人啊!竟然还将整个村子都烧了!”</p>

另一个百姓呸了一声:“呸,你就吹吧!是怕朝廷到时候不见粮食还给你,所以你不敢捐吧!你也不想想,朝廷的士兵要赶走北溟国的狗贼,就需要吃饱饭,才有力气打赢北溟国的狗贼,那些粮食要是被北溟国的狗贼找到了,那就是便宜敌军了,你这不是帮着外敌,坑害我们的士兵吗?你傻不傻啊!”</p>

“对啊!村长都说了,我们的粮食一定可以拿回的,甚至拿着那捐粮的票据,去到其它城池也可以向官府要回粮食呢!”</p>

“说是这么说,谁知道真假!到时候官府没有粮给我们,我们也无可奈何啊!”</p>

</p>

“就算没有粮食给回我们,那粮食也是给了在前线的士兵吃了!这也总比便宜了北溟的狗贼好!我是将全部存粮都捐了!只剩下了几袋!我只希望将士们赶紧赶走北溟狗贼,还我家园!”</p>

“可不是,要是没有朝廷给的亩产千斤的水稻和小麦的种子,我们根本就没有存粮!我那些粮食都捐给朝廷!只希望这战事快点平息,士兵们赶紧赶走北溟狗贼!这不用挨饿的好日子才过了没几天,北溟国的狗贼便来入侵了,听说这是眼红我们纳兰国有亩产千斤的水稻和小麦,想得到又没有,故意发兵呢!”</p>

“蛮夷就是蛮夷!.......”</p>

……</p>

接下来大家纷纷将北溟国的皇上,还有那些侵略的士兵从头到脚,祖宗十八代,子孙十八代都骂了一遍。</p>

因为人多,路上都被装满行李和粮食的马车和板车占满了,温暖几人骑马的速度也不快,经过的时候,大概便听见了这些。</p>

这些应该是永定县的百姓,让官府收购了百姓的粮食,并让百姓尽快离开永定县,拿着捐赠的粮食票据,去其他县城可以分批次领回粮食,是温暖想到的主意。</p>

毕竟这个时代,交通不发达,北溟大军压境,百姓们的粮食定然不能全部带走,那不如捐给朝廷,以来可以缓解军粮的问题,二来不会便宜了北溟国的士兵。</p>

三来,百姓们手中拿着那张存粮票据,手中有粮。躲到其他城池,也不慌!</p>

这样出现混乱的情况能够大大减少!</p>

一遇战事,在城内的百姓还好,有城墙和守城的士兵们保护着,只要不破城,城内的百姓都是安全的。</p>

惨的是那些城外的百姓,幸运的可以在城门关闭之前逃到城内,或者在敌军来到之前躲到山上,或者跑到其他城池内。</p>

不幸的,被敌军杀光烧光抢光!</p>

温暖才会想到这个法子的。</p>

可是她也知道,不是所有人都会相信朝廷,会将粮食都暂时捐给朝廷的。</p>

但是现在看来,还是有不少百姓信任朝廷的。</p>

如此便好!</p>

不过温暖现在还没看到这个法子真正的好处,这法子的好处在以后才会显露出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