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屯田制的设想(2 / 2)

华夏军休息的地方,是一个坡势不是很陡的小山,山顶有一块很大的空地,现在山顶四处看去,周围广阔的原野近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

斥候们已经放出去了,谢飞和三个媳妇儿围坐在一起,一边喝着稀溜溜的小米粥一边啃着胡饼闲聊。

“这几日辛苦雁妹子了,”小郡主把最后一块胡饼塞进嘴里,拍拍手说道,“夫君,每日都是雁妹子率骑兵探路,明日让我去好不好?”

“岚儿,探路的骑兵都是雁儿原来的部属,”谢飞伸手轻柔的拍了拍小郡主的脸颊,这个后世养成的习惯性动作被他带到了这里,总是不由自主的去拍拍媳妇儿们的小脸,“这些人她用起来要容易的多,要是冲锋陷阵,我让你第一个冲好不好?让敌兵看看我们家母老虎的厉害!”

“谁是母老虎?你说谁是母老虎!”小郡主敏捷的跳将起来,同样习惯性的揪住了谢飞的耳朵,揪耳朵可是她的个人权利,“琰妹子真妹子,你们说我像母老虎么?”

“夫君说得没错,看岚姐姐的样子,真与猛虎差不多哩。”赵真老老实实的答到。

“你!”小郡主又好气又好笑,满脸讨好的转向了向蔡琰,“真妹子就爱胡说,琰妹子你是绝世才女,你来说说看,我像老虎吗?”

蔡琰强忍住笑意,坐直了身子,摆出一副大儒的样子一本正经的说道:“‘画虎于门,鬼不敢入。’我看以后大门上不必再画老虎了,就把岚姐姐画上,莫说是鬼怪,就是神仙也不敢来了。”

小郡主听了愣了一下,想了想反应过来,跳起来向嬉笑着蔡琰扑去:“你这个小妮子,竟敢戏弄我。”蔡琰笑着大叫:“真妹子快来帮我。”几个人闹成了一团。

不远处围坐在一起的几个人,赵云、徐晃、赵飞等人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沮授和郭嘉两人则是看的目瞪口呆,心中一阵腹诽:自己的老大这么沉溺女色,以后会不会耽误事儿啊?

老奸巨猾的赵飞看出了二人的疑虑,笑道:“公与奉孝,军团长很是爱恋几位夫人,一向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几位夫人们之间也是相处的很和睦。二位初到华夏军,对这些还不了解,二位放心,军团长从不会因此误事,岚夫人和雁夫人更是比一般男儿还要勇猛呢。”

沮授和郭嘉听了很是诧异,不由得多看了小郡主几眼。

谢飞起身离开小郡主等人,来到了沮授等人的圈子坐下,沮授郭嘉两人几天来已经习惯了华夏军的风格,只是挪了身子给谢飞让了个地方,并不多礼。

“我们再有两日就要到达长子了,现在闲着无事,现在上党盗贼横行,民众流离,大家觉得从哪里入手治理上党?”

谢飞刚一坐下就抛出了一个大问题,众人听了表情立刻凝重起来。

“军团长,”沮授的称呼已经改成了华夏军内部的称呼,开始融入这个新的势力团体,“民乃国之根本,现在流民遍野,盗贼势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可以裹挟流民,如果能让流民安稳下来,盗贼也就是容易平定了。”

“若是想让流民稳定下来,必须要有田地才行,”作为多经历了近两千年的后来者,谢飞对没有经历过工业化文明的农民最想要什么再清楚不过了,“怎么解决田地问题,可是有办法?”

“开荒屯田,”沮授用坚定的语气说道,“先提供住所饭食吸引流民前来开垦荒地,农耕时由官家提供农具牲畜,秋收后屯户留取口粮,余者充实仓廪,既可安置流民,又可解决粮秣。”

沮授的办法谢飞并不陌生,屯田制在汉代就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开始的规模不大,后来曹操在许昌将其制度化,开始大规模施行屯田制。

屯田制虽然诟病不少,但在东汉末年的大动荡局势下,对迅速稳定辖区内的社会局势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又有效的解决了粮食问题,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上党人口稀少,整个上党郡不过13个县,不过区区两千多户12万人口,这还是前两年的结果,现在恐怕要更少,若不能大量吸引民众,就是募兵都是问题,所以我们当前一定要壮大上党人口才行。”沮授长期混迹于官场,这些个数据如数家珍,徐徐道来。

“军团长,上党郡虽说人口稀少,但是确实一个好去处,”郭嘉接口说道,“若想彻底解决流民问题,首先必须平定上党乃至整个太行地区的盗贼。我们须想办法夺取张燕占据的太原郡,若是能控制两郡,太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就可以静心扩大实力。一旦天下有变,可以西渡黄河如关中,也可东出八陉夺取中原,天下可定。”

谢飞听了心中激荡,后世的经验告诉他,就是热兵器时代,武装到牙齿的敌人也没有消灭掉此地英勇无畏的抵抗者,现在自己占据此地,一定要做出一番事业,才算没有白白穿越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