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来自贾诩的情报(2 / 2)

只是没有想到,今天陶升汇报的恰好是潼关,结果发现地图上已经有了潼关。

“我知道潼关。”谢飞淡淡地回答着,那神情分明是一副早已知道的样子。

“军团长,此事的确是我刚刚收到消息,现今只是打算筑关,还没有破土动工,并非我……”陶升有点紧张起来,他对自己的情报网还是很有信心的,怎么谢飞能够提前标明一个还不存在的关口?

“这有何难?”谢飞直接打断了陶升,用手一指潼关位置,“我若是董卓,也要在此筑关,如今因为地势变化,秦筑函谷关早已废弃,汉筑函谷关也已经失去了价值,自然要在西口筑关,所以我便早已标注而已。”

谢飞虽然解释的特别牵强,陶升却是解读的非常到位:“军团长果然看得远,竟然都已经想到了夺取关中之后的事情。”

“你是说在船司空县筑关之事,还没有动工?”谢飞看着地图思索起来。

“正是如此,贾诩说这是李儒的建议,想问问军团长对此有何看法。”

“贾诩这么问我,倒是让人欣慰,他是担心日后我取长安不方便了,哈哈哈!”谢飞握拳轻轻地砸了砸地图,“岂不知按照我的思路,他若是不去修筑潼关,我反倒有些不适应了。”

陶升听得有些糊涂了,然而他哪里知道,后世发生的几次战争,潼关非但没有什么用处,反倒给敌军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

无论是曹操击败马超韩遂的战争,还是李世民夺取关中的战役,守卫者由于过于依赖潼关,结果都是被人轻易地从侧翼击败,左冯翊一旦失守,潼关形同虚设。

“正如军团长所料,贾诩对自己被授予中校之事欣然接受,专门托卑职向军团长称谢。”

“贾诩既然接受此职,且不管他是如何去想,他已经是我华夏军将领!你可告知贾诩,就让董卓随意去做,爱筑不筑!不必为此惹得董卓起疑,至于我应允他的事,无论何时我谢飞说话算数!”

“卑职明白!”

“还有一件事,前些日子说的麴义那事,如今进展如何?”

“麴义对没有部曲之事倒是不以为然,华夏军取消部曲天下皆知,只是对从尉官做起有一些犹豫,毕竟他曾是统兵一方的大将。”

“随他去就是,若是能来更好,不愿来也不必强求。”谢飞听了也不是很当回事,按照华夏军现在的状态,早已经过了一个将领来了就可以直接授予高级职务的时代了。

各人能力已经不再是谢飞看待加入将领的标准,能否融入华夏军才是问题的关键,对现在的华夏军来说,做不到这一点的将领非但没有用,反而是有害的,还不如从自己的队伍中提拔。

如同晋阳与其他地区渐行渐远一样,华夏军已经在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正在和诸侯们的军队越来越难以融合。

对于外部诸侯也是一样,除了寥寥无几的一些将领之外,越来越多的诸侯将领们,已经无法理解华夏军的所作所为。

同样是在诸侯的将领当中,有些接触过华夏军的人,开始有意无意地接受了华夏军的影响,开始按照华夏军的办法训练自己的部属。

这其中,则以关羽、曹仁、周瑜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