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弊端也有三处:一、张须陀被捕后,隋朝必然震动,肯定会指派新任郡丞并展开围剿,短期内无法预测新郡丞的能力比张须陀是强是弱。二、目前齐郡主力正在任城与肆虐淮阳郡的卢明月残部对峙,一旦张须陀被捕,必然会对这支军队的指挥系统造成打击,有可能失去阻止卢明月残部向东部发展的能力,届时有可能会造成卢明月与天凤正面接触或武装冲突。三、过早暴露天凤军的战争实力以及武器科技,影响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使得已知历史变成未知,失去战略先机。
此外,还要考量有没有第三种可能,也就是有没有可能以武装奇袭的方式,俘获张须陀后以武力迫使张须陀与天凤军达成一个互不干涉的协议,为天凤军谋取和平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以上这些,也就是需要用逻辑思维仔细分析的问题,绝不是那种“我饿了”(需求)→“哭就能得到食物”(行为)的简单二分心智可以解决的。
幸亏舅侄俩一个属于见闻勉强算作广博的社会单身狗,一个是接受过系统教育的双学位学士,并且主修的还是会计这门既涉及到高等数学又牵涉经济学的学科,所拥有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就堪堪够用而已。
所以两人根据自身经验所分析出的结果是:黄小刚认为抓捕张须陀的弊大于利,如能与张须陀达成一个有限的互不侵犯协议,则对天凤军最为有利;黄娜则认为放任张须陀继续虎视眈眈的盯着天凤军弊端更大,抓捕以后劝降成功的可能,以及隋朝派出能力更强继任者的可能都是一半对一半,抓捕之后劝降失败和继任者能力更强这两种可能同时出现的概率更是只有四分之一,所以值得赌上一把。
但二人在是否出击这个问题上的观点趋同:因为天凤军拥有冬季冰雪天气行军作战的能力,也就意味着不去使用这种能力的话,由此造成的一切不利因素和影响都是自己损失。
可以理解为:本来可以采取在冰雪天气奇袭的方式杀敌却没用,等到敌人度过恶劣天气发动进攻后,出现的所有必要伤亡,都全部是因为没有采取奇袭而造成的损失。
这里可以再用一个著名的例子来形象的说明一下,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谚语名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话说回头,也就在黄小刚紧张的组织人力为黄娜筹备奇袭用物资,而黄娜也因为天气原因导致训练进展放慢,而不得不将体能训练转变为可以在室内进行的逻辑思维训练,并且还特别拿了奇袭抓捕张须陀的利弊来作为题目搞逻辑训练的同时,事态的发展也继续向着不可预知的方向继续前进着。
大业十一年的十一月二十二,三名顶风冒雪的隋军使者带来了齐郡郡丞张果张须陀的亲笔信,信中也没几句废话,张须陀表示可以代表朝廷招安天凤军,并将高密、东莱两郡许给天凤军作为驻地,并且给黄小刚郡丞的官职,而天凤军需要付出的代价,便是全套火器的制作方法。
读罢此信,顿时舅侄俩面面相窥,都是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