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八章 世民献策(1 / 2)

 这隋朝搞的郡县制,与秦汉时代的郡县制自然有着很大的区别。

秦汉时代的郡县制,基本上是以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为基础,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类似于现在的行政区划)来作为中央直辖的补充,是中央垂直管理下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

而在东汉以后,血继宗法逐渐式微之后,流官政治逐步取代了血缘政治,封建政体也逐渐由贵族封建制度走向皇帝专制,郡县制也才算是完成了根本性的蜕变。

到了隋末时代,虽然因为隋文帝和杨广父子俩的瞎折腾(隋开皇三年﹐文帝罢天下诸郡﹐以州统县。大业三年﹐杨广又改州为郡﹐郡置太守),来回改了两道,但经过这么一番折腾,隋朝的郡县制度可以说已经相当的完善,不但把地方的军事和民政完全分开,更是全面把有关民生的职权全部下放到了地方,使得地方官有可能的权力和腾挪空间来治理民生。

不过,这里说的民生可不是发展经济搞活商业,而是更大规模的组织百姓开荒种地,甚至不惜毁坏桑田和经济作物,然后以更大的规模种植各种粮食。

当然效果肯定是不错的,开皇年间基本上是年年丰收,隋朝的各大粮仓全数爆满,让隋文帝都忍不住遐想(瞎想),这今后粮食太多了是不是要让老百姓们吃饭的时候吃一碗倒一碗。

此外,也正是有了这些粮食壮胆,也才让杨广整整胡搞瞎搞了十多年才把隋朝搞垮!

当然咱们还是回来说重点,重点就是以如今各地郡县的官员和胥吏系统而言,即便在没有中央进行协调和指挥调度的情况下,他们的民政系统完全可以做到良好的运行,更别说如今还能够提留本地的超过七成的税赋留以自用,相信当地的官员们自然有办法把这些赋税钱财留在本地转化为生产力。

并且在军事方面,由于隋朝采用的是军府训练和府兵驻扎的模式,一旦募兵的权力下放到地方后,各地继续套用这个模式很快又能拉起部队来,虽然这些府兵野战和跨区域作战的能力或许不强,但若是只靠他们守城的话,战斗力还是相当有保障的。

然后有人就肯定会问了,这又是把权力下放,又是给地方提留大量的赋税,难道就不怕地方官翅膀硬了搞自立或者投靠敌人么?

这别人怕不怕不重要,天凤军当然不怕啊!

因为在天凤军强悍的战斗力和攻城实力面前,任何城池都抵抗不了天凤军的强攻,只要你敢反叛我就即刻派兵来打就行了,完全没有必要分散实力搞什么分兵驻守。

所以,经过裴寂的一番解说,众人这也才发现天凤军的“托管”政策,实际可是非常的厉害和高明,甚至众人都不需要动什么脑子,就能猜到即便李唐军杀到了这些被“托管”的郡县城下,也绝对不会出现什么“王师至,箪食壶浆以献”的情况。

听了裴寂解说,李渊一时也是不知如何谋划,便一面捋须思索,一面来看众人,很快便也见他目光在陈叔达的身上停留下来,不由开口道:“丞相可有妙计?”

李渊晋阳起事之后,第一时间将陈叔达拜为丞相主簿,他自然也不是坐着吃干饭的,听得李渊来问,陈叔达便也起身一礼,这才转头示意,便有童子捧上了一个托盘,但见盘中陈列有三枚羽箭,看形制并非唐军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