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唐军局势(1 / 2)

天下安康 鸣奇 0 字 2021-12-24

 自洛水突围以来,一切事情的发展,并不像李渊预料的那么顺利。</p>

先是李神通部传来噩耗,天纪军在同官、华原一线全军覆没,而李神通的玄戈军则伤亡惨重,撤退到泾阳。</p>

不过李渊很快看出了其中的问题。</p>

天纪军全军覆没,玄戈军则剩余一万两千余人。一个主帅麾下的两支部队,结果境遇天差地别,即使天纪军挡在一线,而玄戈军则天纪军之后,这个结果也足以让李渊看明白,李神通在这场战争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p>

可是李渊不仅不能处置李神通,还得好言抚慰,令其善守泾阳城。</p>

因为李神通不仅仅是李家实际上的第二人,这种事情爆出了,会令异姓将领愤恨,会让李家失去人心。还因为李神通实际控制着这万余人马,一旦李神通生了异心,一切就全完了。</p>

所以李渊只得打落牙往肚子里咽。</p>

事到如今,李渊连兄弟都不敢相信了。</p>

面对李神通派遣的使者,李渊表面上平常,可在桌案底下不停地掐自己的手指,以使自己忍住这股怒气。</p>

紧接着杨屯兵败的消息又传来,李渊更是受了重重一击。</p>

杨屯的折威军是唐军在渭南的最后一支机动兵力,是支援长安城的最后力量。失了此军,他更没法牵制南岸隋军,渡河南下了。</p>

当然,这一切都比不得窦抗南逃给他的打击大。</p>

当这个消息传到军中之时,随军的窦威等人听闻此消息,跪在地上,不停地向李渊请罪。而李渊却是面无表情,一言不发地一个人回到帐中。</p>

而进入帐中的那一刹,李渊便一口鲜血喷出,若不是亲卫扶住,他就要直接倒在地上。</p>

尽管头脑眩晕,浑身颤抖,李渊仍记得叮嘱亲卫,不得将此消息传出。</p>

一个人靠在榻上,李渊不停地念叨着“窦抗”。</p>

李渊自小就和窦抗相识。二人年纪相差有十岁,但一个是杨佶的外甥,一个是独孤皇后的外甥,因此常在帝后身边侍奉。</p>

可二人性格正好相反,李渊含蓄内敛,而窦抗张扬外放。李渊从来都是窦抗的小老弟,直到晋阳起兵前。</p>

或许窦抗从来没有真正忠诚过李渊,甚至说承认过李渊。</p>

一个像窦抗这么骄傲的人,怎么甘心给自己多年的小弟低伏做小。之前是没有办法,可一旦有机会,窦抗便毫不犹豫的抛弃了李渊。</p>

“我背叛了大隋,又遭人背叛,活该啊!”</p>

李渊长叹一声,感觉整个心都是千疮百孔。</p>

你说你窦抗走就走吧,为什么要带走我数万大军。</p>

本来按照李渊的计划,李渊、李神通、窦抗三路大军在泾阳会师,然后南返长安,倚靠渭水御敌。</p>

而无法渡过渭水的备选方案则是以窦抗军为主力,攻击张文远部身后,接应李渊主力西进,绕道泾水以西,南返长安。</p>

但现在一切都成了空。</p>

仅凭他手中的兵力加李神通的兵力,不过与张文远兵力相当。再加上南岸的黄明辽所部阻挡,他怎么渡河。</p>

而没了窦抗所部的牵制,张文远部的骑兵如跗骨之蛆,前进之路的每一步都是绝路。</p>

果不如所料,在李渊绕过下邽,进驻高陵之后,张文远率部进驻万年城,然后派出骑兵,不停地骚扰唐军。</p>

李渊几次想渡河,前有阻兵,后有追兵,皆没能成功,反而白白损失不少的部队,连搜罗来的船只也丧失殆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