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或可援引众同年(2 / 2)

“本以为你这几日会杂务缠身,没想到居然有空到为师这儿来。”曹允大扶了一下自己的金丝框老花镜。

这玩意儿还是他从燕京淘换来的宝贝,以前洪景来那座有象来仪的自鸣钟也是卖给了他,对于西洋物件,看得出来,曹允大很是喜爱。

“学生能有什么杂务,这个常平佥正闲得很,一年上值的日子屈指可数。”嘴上说的随意,但洪景来还是恭恭敬敬的给曹允大行了一礼。

“你现在可不光是常平佥正咯……”

“总不能来老恩师座下做副提学吧。”

“就怕你嫌这个副提学小,哈哈哈哈。”

“老恩师还和学生开玩笑。”

副提学说小也不小了,那可是正儿八经的正三品堂上官,洪景来想做还真不一定能做上。只不过这么一个主掌教育的官儿,说出去是好听,但明显和咱们的老恩师一样,要被排挤在权力中枢之外的。

没权势的官谁愿意干啊?你要是能来钱也行,可很明显的也根本就不来钱。

“所来何事啊?”曹允大和洪景来算关系好的,一来是师生,二来当年一同使日。

“学生来求一份同年录,有些用处。”

“同年录嘛,你午后来为师家中取吧。”

“省得了。”当然没有人会把同学录随身带着,洪景来也不急这一时半会子。

当年编春榜同年录的时候,洪景来由于殿上被党争牵连,直接放了一个陵园郎的闲差给打发回乡去了,就没赶上。

曹允大当时就在殿上,知道这事。至于为什么以前不要同年录,现在跑来要,曹允大也不问。在汉阳这样一个日夜都有可能翻转的地方,曹老师深明中庸之道。

正二品的弘文馆大提学是白干的?能屹立这么久而不倒,老恩师也不是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么老好人。

傍晚派韩五石把同年录给取了回来,洪景来迫不及待的就打看翻阅了起来。

第一页自然是赵万永,而且前后左右还有十几首诗,都是当初的同榜进士交相唱和,然后记录在上面的。

这没啥好看的,主要往后看,看看有哪些在京,有哪些在外,有没有还在候补的,能给洪景来一个拉一把的施恩机会的。

(有谁愿意出一个文职的龙套?唯一要求是不能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