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危机深化(2 / 2)

亚洲股市收盘之后,欧洲市场,迎来了开市的时间节点。

富时00指数,低开3%左右,点位下滑至06位置附近,北岩银行被金融管理局暂停了交易,NBS银行、BG银行以及手握大量多头头寸的劳埃德、汇丰、渣打,皆大跌超过7%,地产相关个股,跌幅更为恐怖,无论优劣,皆超过了0%。

326、43、49这三支债券主力期货,开盘价在2.7英镑附近,折价超过20%。

“这是……多头爆仓了吧?”

眼看着债券主力期货,居然出现如此大的跌幅,成交量开盘即创出天量,有人惊呼道:“太恐怖了!”

“这几支债券期货,一般是0倍杠杆交易,骤然间这么大跌幅。”

“持仓过重、保证金不足的多头,根本撑不下去,我猜,除了资金非常雄厚的大机构、大资本,平常的散户,有半数,都在开盘这一瞬,被市场‘斩杀’了。”

“瞬间爆仓啊,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债券期货,果然吃人。”

“平常债券期货的价格波动,是很小的,都在%以内,谁知道北岩银行崩盘,会带出‘次贷危机’呢?”

“这三支债券,可是涵盖了大量的‘房屋抵押贷款’和各种‘次级贷款’,撞上‘黑天鹅’,也怪不得被市场抛弃了。”

“这三支债券,共计发行有00亿英镑吧?”

“天啊,这颗‘炸弹’,牵连出的危机效应,可比北岩银行的破产,严重太多了,须知道伦敦各大银行,各金融机构,都多多少少,持有这支债券啊。”

“还有这三支债券的期货合约交易,从最近一周的成交量来看,这三支债券期货合约成交量,保证金的量,合计是超过30亿的,按照十倍杠杆计算,这可是牵涉300亿英镑的资金啊。”

“不止是债市……”

“看看股市,富时00指数期货合约的成交量,可比这三支债券主力期货合约合计成交量还大,杠杆是差不多的,那涉及的资金量,才堪称恐怖。”

“最,最……令人恐惧的。”

“是此次市场的最大空头,是来自东方的华国和美国的华尔街资本,不是咱们欧洲和英国本土资本。”

“市场崩盘下,他们会成为最大的赢家,会吞噬所有爆仓的多头本金,以及目前还在苦苦支撑的各金融机构多头主力。”

“这些空头资本,在巨额盈利之后,退出市场,是不会把这部分钱留在欧洲本土的。”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至少有数百亿的英镑,会随着市场的崩盘,而外流啊,意味着欧洲财富,将会被华资和华尔街资本大规模掠夺。”

“而我们,我们这些急于抛售,大量杀跌的人,都是帮凶。”

“难道不抛?”有人说道,“不抛更加是等死,伦敦是世界金融交易市场的中心舞台,我们不抛,其它资本也会大规模抛售,最后还是免不了大规模亏损和爆仓的结局。”

“大资本陷在场内,不容易跑掉。”

“但我们船小好调头啊,此时不跑,留下来,只会形成更大的亏损,不跑……留着当傻子吗?”

“外资掠夺几百亿英镑的财富,欧洲垮不掉,伦敦垮不掉。”

“大不了以后抓住机会,在从华资、华尔街资本手里,抢夺回来就行了,此时抱着执念,留着等死,才是真的愚蠢。”

线上、线下,在如此惨烈开盘情况之下,发酵两日的恐慌情绪,不减反增。

无论股市、债市,还是期市。

源源不断的筹码抛售,空单压制,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前面坚挺了一段时间的LE铜,今日开盘之后,也是大幅暴跌,大跌5%左右,直接杀到了000美元价位附近。

劳埃德银行投资部,温德尔布置在LE铜上的巨量持仓。

从原本的4亿美元的盈利区间,一下子,陷入了亏损超过6亿美元的区间,让他神经一下子紧绷。

当然,他这还算好的。

安联资本,‘太平洋资管’由于大量多头头寸,是在326、43、49这三支债券期货主力合约上。

早上开盘的那一瞬间,即亏损超过2亿英镑。

让瓦尔特古从椅子上跳了起来,神色显得甚为惶恐,大冷天的,额上瞬间浸出了汗水。

‘奥兰资本’也没好受过,大手笔接的股票持仓,总体亏损,已经接近0%,富时00指数期货合约的多头头寸,早晨刚开盘,亏损也超过了5亿英镑。

瓦尔特古和安普顿,在得知转让给己方大规模多头头寸的上家巴克莱银行,居然暗中回补了大部分空单,甩卖了半数的股票持仓。

一时气得七窍生烟,大骂巴克莱行长弗林斯混蛋。

身居柏林的安联资本首脑安德烈先生,知道集团旗下两大资管集团,皆陷入了巨额亏损,也是气愤不过,打电话准备质问弗林斯这个混蛋。

可惜,他口中的这个混蛋,根本不接任何安联资本打进的电话。

只有副行长兼巴克莱银行董事格拉蒂丝女士耐心地安德烈先生解释,说弗林斯行长前一日,已经前往日本去谈业务去了,暂时不方便接电话,同时也说巴克莱银行确实遇到了困难,不是有意坑害合作伙伴。

当然,这类鬼话,是没人信的,不过,这也没有办法。

按照当时苏越逼迫巴克莱银行的情况下,巴克莱银行若不选择坑安联资本这个合作伙伴,那就只能自己吞下苦果,向北岩银行一样,被暴跌的市场,杀到破产清算的地步,从全英八大银行中除名。

这是无奈之下的选择。

所以弗林斯尽管心有愧疚,却也没觉得自己哪里做得不对。

他是巴克莱银行的掌舵者,在道德与生存之间,为了巴克莱银行能安稳地在‘次贷风暴’中活下来,他情愿违背道德,受别人的辱骂。

不过金融市场,适者生存,不择手段者多矣。

只要巴克莱银行,能够越来越强大,能够挤进全球知名大行之列,那他这个行长,背负一些骂名,也无关紧要。

正思索间,弗林斯办公桌上的内部电话响了起来。

他回过神,看了一眼,见是投资部的电话,立刻接通了,问道:“尤利西斯,什么事情这么急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