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借粮(2 / 2)

“也好,那就请殿下随老臣来吧。不知殿下都想看看什么?”

“嗯——就去看看水师吧,来的路上,小王经过了几座兵营,大人的兵练得确实不错,再看看水师就行了。”朱友建略加思索。

于是,袁可立引着朱友建等人来到城北海边的水师营。只见那艨艟巨舰,走舸斗船,密密麻麻,不计其数,整整齐齐的排列在港湾处。而海边的沙滩上,有着一队队的士卒正赤着膊在刻苦操练着。稍远处的海上,几艘大小不一的船只正编组成队,在进行着训练。

看着这样一幅画面,朱友建感叹道:“袁大人真能人也!小王实在佩服!”袁可立急忙回道:“殿下过赞了,老臣也不过是尽分内之责,做该做之事耳。”

“只是袁大人,小王还有一事不明,想请教一下大人。”

“殿下请讲。”

朱友建指着停靠着的那些船只,又指指海滩上训练着的士卒:“袁大人为何不让他们上船操练,而是在这沙滩之上。小王虽不懂水战,可也知道海上风浪甚大,船只摇摆不定,陆上练的再好,也不及船上之十一。而且远处也只有五六只船在航行,未免也太少了吧?”

“殿下有所不知,岸上的这些,半数都是刚招募不足半年的新兵,底子尚有些薄弱,不足以上船,现下就是要让他们勤加练习,方可早日登船操练。至于出海的船只过少,那是因为每趟出海训练,所耗钱粮都太多,故而老臣也不敢让太多船只同时出海,除非是有战事起了。”

“原来古今军舰出海都一样啊,都是花费大啊。”朱友建心中明白了,不过他立刻就想到了一件事。“袁大人,如果是这样,小王倒是想到了一个主意,不知大人愿不愿意听听?”袁可立答道:“臣洗耳恭听。”

“袁大人,既然出海耗费钱粮巨大,何不派他们出去与海盗、倭寇等作战,一来可以练兵,二来亦可缴获他们的钱财,以资我用?”

“殿下有所不知,水师成军后,老臣也多次派遣出去剿灭海盗,如今这附近哪里还有海盗?早都被灭完了。至于远一些的,老臣又不敢派他们去,只怕万一辽东有事,调遣不及,耽误了战事,那可就是大事了。”

“袁大人多虑了,这里的大小船只,只怕有数千,若每次只派十之一二,远航作战,小王觉得,当不会耽误什么事情。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练兵,而且又可以获取钱粮,一举两得。再者说依我看来,海船较之那些漕运船只大,若是能够再从江南打通一条到登莱、天津的海上航线,那应当比漕运的消耗要少上许多啊!”

袁可立眼睛顿时也是一亮,朱友建的这一番话给他打开了又一个思路,剿匪之事先不说,只说海船运粮,确实比漕运船快捷方便许多。其实早在元代时海运就已有发展,只是因为各种原因,直至此时,依靠运河漕运仍然是主要的运输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