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出宫建府(2 / 2)

反正最后的结果是这方案一经提出,就立刻得到了天启帝的肯定,所以经过一番修葺之后的惠王府,改头换面就成了信王府,让朱友建搬入居住。对于这件事,朱友建自然是没什么意见的,因为现在国库花的每一分钱,以后都是他的钱啊,能省则省。

再者说,他知道自己在这里也住不了多久,如今马上都要五月了,算来算去,按照历史天启帝最多也就剩不到四个月的命了,到时自己就会重新搬回皇宫居住,只要不是四处漏风的茅草屋,朱友建根本不会在意现在住什么地方的。

搬入新的信王府邸后的这几个月的时间,朱友建算是过了一把荒无度的瘾,笙歌,把事都交给刘莱臣宋献策等人去处理,除了别院的研究室有了新发明或者有疑难之外,他根本就不出王府大门一步,表面上就是做给魏忠贤等人看。

但他和四个女孩儿的关系依然没有突破最后一步,顶多晚上抱着某一个睡一觉,至于叩门而入的事,他觉得还是过两年,等大家都再大点再说。基于他的这份坚持,四女没多久也都满足了他大被同眠的愿望。反正只是睡觉而已,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前世在节目里有时也会许多男女睡在一个屋檐下不是?

等到了六月间,辽东前线再次传来了“大捷”,刚刚即位的皇太极急于巩固自己的汗位,于是便再次起兵围攻宁锦前线,想要打一次胜仗来给众人看。不过这次明军准备的比较充分,朝廷上下的支持力度也非常的大,魏忠贤想再来一次宁远大捷,所以前线可以说是要什么给什么。

袁崇焕和众将官亲自上阵,满桂也和尤世禄、赵率教引兵来救。双方在城外大战一场,各有伤亡,谁也没能占到谁的便宜。皇太极看明军势大,知道此次进兵已经不可为,便率军退去,再攻锦州,可锦州城防经过加固后,根本不是急切间的八旗军能攻破的,再加上天气开始炎,八旗军许多士兵都不耐酷,中暑者极多,皇太极只好被迫撤围退还沈阳。

这一役,皇太极未能达成自己的战略目标,反而还折损不小。而明军又再一次挫败了后金,保住了战略要地锦州,于是乎“宁锦大捷”就被这么传开了。

但朱友建看了整个战报之后,却摇了摇头,诚然,在战术上,大明是胜利了,再次遏制了后金的攻势,但从战略上来看,却是皇太极占了便宜。

锦州虽然保住了,但其附近的外围城堡,如大小凌河、左右屯卫都被打破损毁,这就是说锦州成了一个突出地,要直面后金的兵锋。对于整个敌我态势而言,等于后金再次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他们可以随时毫无顾虑的再攻锦州,而且还能无压力的截断锦州与宁远山海关的联系,这对大明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并且明军自“宁远大捷”后一路筑城前进的势头也被这么给遏制了,之后的很长时间都无法恢复。可朝野上下却只看到了后金损兵折将,再次退却,根本没看到锦州处于的不利位置,只知道去大肆庆祝。对此,朱友建只能摇头叹息,也是无可奈何。这一切,也只能等到他即位之后再去想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