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派遣监军?(2 / 2)

韩爌在张惟贤话音刚落,就立刻出列奏道:“皇上,英国公所言极是,臣附议。还请皇上择一忠良,监军郑氏。”

朱友建闻言,也是微微沉吟,想到历史上郑芝龙的所作所为,又对比了自己上次见到的那个大大咧咧、豪放粗犷的海盗头子,心中也是有些犹豫。他实在无法拿捏住郑芝龙究竟会怎么做,他的这次归顺,究竟是出于真心还是仅仅只是势弱来投,待哪一修养完毕,不叛了朝廷,但也会扬长而去。若是那样,自己现在对他的付出岂不是全都打了水漂?

“列为臣工,你们又都有何看法?”这就是把原本在一旁旁听的郭厚也算了进去。朱友建心中对于是否要派监军去监控,还是有些举棋不定。

“皇上,臣以为元辅与英国公此议甚好,不论郑芝龙为人若何,派个监军前去,也并无什么问题。若是其并无反意,想来不会对此有何异议;若其本就有反意,此举反倒可打草惊蛇,朝廷也可早做应对。”郭厚这完全是在担心出的钱会一去不回,所以巴不得赶快把监军派去,这样也好早让郑芝龙原形毕露。

“皇上,若是如此,臣推举王世钦为郑芝龙监军!”韩爌再次出言道。

“此言不妥!”不等朱友建做出反应,一旁的袁可立就立刻出言阻止道:“皇上,我大明有万里海疆,却无一支能够纵横海上的无敌之师。虽然皇上已命孙元化在塘沽口督造战船、训练水师,可这绝非旬之功。如今郑氏在事实上已然独霸南疆海域,若是贸然派遣监军,只怕会使其惊疑不定,即使其原本并无反心,这么做反倒会让他因此而再生出异心。”

孙承宗也出列接口道:“皇上,何况那郑芝龙乃是势弱来降,若是能好好安抚,未必便会出现反水的事。退一步来讲,即便郑芝龙露出要反的迹象,皇上亦可使熊文灿等人稳定其心,再遣他攻打盘踞于台湾的红毛番人。只要他没有打算立刻与我们撕破脸,多少都会与朝廷虚与委蛇。真心也好,做样子也罢,其必然是出兵攻台。则最后无论胜败,郑氏水师的实力必然都会有所削弱,届时郑芝龙便不足虑也!”

朱友建闻言,起在书桌前来回踱步。思考了片刻之后,决定还是先把这件事放一放。自己上次接见郑芝龙的时候,听其言观其行察其意,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都觉得郑芝龙根本不像是一个会反复无常的人。

他最后投降满清,那也是因为大明在事实上已经丢掉了一半多的江山,连长江险都没能保住。再加上南明朝廷内斗不断,根本让人看不到一丝一毫的希望。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清军大兵压境,隆武帝已然被擒,郑芝龙冉中年,对于家庭的顾虑较多,又缺乏血战到底的决心,因此最后会投降满清,那也就不是那么奇怪的事了。

不过话又回来了,这时候还不同于满清入关之后。此时郑芝龙是势弱来降,是处于弱势的一方。反观大明,这时候仍然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有谁能想到,十七年后大明竟然就会亡了?高下强弱放在这里,郑芝龙又不是傻子,怎么会看不清楚形势?

虽现在他的舰队在大明确实是数一数二的,但朱友建已经是未雨绸缪,开始建造战舰,训练水师。而且最关键的是,这次出使时在海上遭遇刘香,若非那十艘新式战舰的威力,只怕就算郑芝龙能击退刘香,那也势必会损失惨重,不定连那些商船也会遭受损失。

所以郑芝龙并非是现在亟需解决的问题,毕竟根据史书上的记载,郑芝龙也是在满清入关,自己被围之后,走投无路的况下才投降的。现在还没到那一步,应该还用不着这么极端。

还有一点,大明现在最主要的敌人还是女真人,若是现在命郑芝龙攻台,无论胜败确实能削弱郑芝龙的实力。可话又回来了,自己一旦那样做,等郑芝龙回来,向朝廷要钱要粮,朱友建能个不给吗?再了,攻台也非旬之功,荷兰人也不是一只软柿子。双方一旦开打,大明必定要面临两线作战的况。就现在大明这财政状况,那岂不是雪上加霜?

因而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郑芝龙现在都是动不得的,有他在,大明在海上还能勉强立足,一旦反了他,那大明就真的只能困死在陆地上了。所以现在无论如何也只能竭尽全力去哄着他,直到大明的内功修炼大成,那才可以。

“此举亦不妥,虽然的确可以制约郑氏,但也会使得下间许多仁人义士对朝廷的作为失望,甚至连将士们也会为此伤心,有兔死狐悲之福朕曾对郑芝龙许诺,只要他能为朝廷忠心效力,将来必定给其加官进爵,使他能够光宗耀祖。再朕每年还花了这一大笔钱来养着他和他的船队,郑芝龙如何就会生出反心?难不成是觉得朕给他的荣耀还比不上做一个海寇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已经用了郑芝龙,就应该对他放心。朕相信他是不会反的。”

朱友建心中虽然还有些担忧,但嘴上却是得斩钉截铁,让人不由得不信。不过其实他还有一句没出来,那就是如今南方海域可不只是有他郑芝龙一家,刘香虽被打残,但只要能够再次整合南海的海寇,依然会是一支不可觑的力量。再加上盘踞在台湾的荷兰人,他们的实力可不比郑芝龙差。有这两方面的制约,再加上朝廷在背后的虎视眈眈,郑芝龙暂时是绝对不敢有所异动的。

众人见朱友建的这么坚定,也只能把这件事先放一放。虽未雨绸缪是应该的,但若是上升到“莫须颖的地步,那可就真的有些过了。不管怎么,郑芝龙在海上血战刘香,为保卫互市的船只也是立下不的功劳,这也算是人家归顺朝廷之后纳下的投名状。现在去动人家,确实不合适。

于是大家就都按下了心中的想法,暂时不再去提及这件事。结束了议题之后,原本今的议程就总算是该结束了,因为今主要就是来商量开放海的问题。结果又牵扯了有关的一些个问题,又了这么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