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以打促和(七)(2 / 2)

1661年12月1日,因为恶劣天气的缘故,庞大的东岸船团——中途已有11艘舰船离队前往法国南部、意大利及巴尔干地区——比预计时间要稍晚一些抵达奥斯曼帝国白海(爱琴海),数量高达41艘的东岸商船在护卫舰的护送下,分批前往士麦那、萨洛尼卡、亚历山大、布尔加斯、卡法、哈吉等地,执行各自的贸易任务。

王铁锤等人照例在奥斯曼帝国最大港口士麦那上岸,当威武雄壮的“执委会”号战列舰费尽力气才开进码头进行维修补给后,奥斯曼人觉得自己的眼睛都不够用了。尤其是当“执委会”号与其他多艘主力战舰排在一起的时候,那雄壮的身姿、密密麻麻的炮窗以及编织着双剑苍鹰图案的超大型主帆,无一不给奥斯曼人留下了极强的视觉冲击感。

东岸海军炮击葡萄牙小镇的消息早就传到了奥斯曼帝国,对于死硬天主教国家之一的葡萄牙王国出丑的任何事件,土耳其人总是津津乐道的,因为这帮该死的异教徒曾经在东非、红海乃至波斯湾给奥斯曼帝国找了太多的麻烦——与奥斯曼关系良好的东岸共和国能出手教训他们,土耳其人也与有荣焉。

只可惜帝国财政实在困窘,政治局势也非常动荡,掌权的科普鲁卢家族也对海军不甚重视,这就注定了奥斯曼帝国无法在东岸的帮助下重建16世纪那种强大的海军。除了当年伊斯坦布尔被威尼斯舰队封锁——这直接导致了之前两任宰相的倒台以及奥斯曼朝廷一连串的政治洗牌,从而间接使得科普鲁卢能够出山——的时候,科普鲁卢曾想办法加大海军投资并打破了敌人的封锁之外,其余时候,这个陆军出身的人的眼光,总还是局限在陆地上,更准确地说,是局限在奥地利那边,真的是可惜了。

虽然陆军很重要,虽然最近边境地区不太平静(奥斯曼与奥地利在特兰西瓦尼亚问题上斗争尖锐),虽然帝国还处于战争之中,但这都不是不发展海军的理由啊!难道前些年孱弱的海军被威尼斯人暴打、克里特岛补给送不上、伊斯坦布尔被人封锁导致饥荒流行的惨重教训,就这么快被人忘记了吗?任何有志于发展奥斯曼帝国海军的人,每每想到这些事情,无不深切感受到来自内心的痛苦和耻辱感,可偏偏现任海军帕夏是个压根不懂海军的人,同时也是科普鲁卢家族的走狗,真是太让人郁闷了。

土耳其人怎么想,那不是王铁锤所关心的,他虽然是海军,但不是商人。他只管顺利完成此次护航任务,以及制定好炮击葡萄牙本土沿海的计划,配合本土以打促和,其余的关他何事?那是高文刚等人应该烦恼的事情!因此,王铁锤自从上岸后便坐镇士麦那港的东岸商馆,等待前往各地的运输船返回。

12月6日,前往阿尔巴尼亚、萨洛尼卡等地的船只返回了士麦那港,他们带回了大量的马匹、骆驼、橄榄油、干酪、干果等商品,同时还有为数不少的边境摩擦中捕获的基督徒奴隶,总数应该在一千人上下,估计是克罗地亚人——当然这事办得很秘密,毕竟两个异教徒国家(和道教徒)公然买卖基督徒,真的是一件很拉仇恨的事情,即便是联合省与这种商人国度,其人们听到后心里估计也会有些不爽。

当然了,这些基督世界的国家自己也不是纯洁无暇的小白兔,比如人就一直通过各种坑蒙拐骗的手段搜罗意大利人、南德意志人经埃及前往东岸人控制下的新华夏岛种植园做工(至今已经输送了大几千人,且总人数仍在缓慢增加),其行径未必就比公然买卖的东岸人高尚多少。但有些事别人可以做,你未必就能做,买买下贱的斯拉夫奴隶他们还可以装作不知道,可如果是奥地利人,那就有些关碍了,所以还是稍稍遮掩一下的好。

12月9日,前往埃及的两艘运输船顺利返航,船上除照例装载了大量马匹、骆驼、椰枣、葡萄干、毛毯、生丝以外,还帮着把一批东岸商站堆积着的胡椒、蔗糖、咖啡等新华夏特产拉到士麦那港,交由本地的东岸商站批发给代理商们。这些年新华夏岛出口至奥斯曼及中东的商品是越来越多了,但数量最大的仍然是上述三样,即胡椒、蔗糖和咖啡,都是当地种植园自产的,获利颇丰,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当地这些产业的发展,当然更促进了捕捉新华夏岛土人的军事行动,毕竟种植园是需要大量廉价劳务工的啊!

目前,这条贸易航线已经相当成熟了,东非运输公司会在每年冬春季节(即10月中下旬至来年4月上中旬)将各类特产运到苏伊士、巴士拉这两大通商港口,然后经由陆路驼队运往富庶的亚历山大、巴格达、阿勒颇、大马士革乃至安纳托利亚、巴尔干地区销售。前阵子高文刚就已经受新华夏开拓队所托,往伊斯坦布尔跑了好几趟,看看能不能让奥斯曼人批准在苏伊士港和亚历山大港之间修一条马拉货车轨道,以提高运输效率。

只不过奥斯曼人办事效率低,兼之宫廷局势动荡,没人爱理这事,因此一直没什么进展,但高文刚却没有放弃,他打算过阵子再去奥斯曼首都活动活动,多发动一下老关系,再给大家画画饼,看不能忽悠着把这条轻轨线路修起来,那样运输效率大增,新华夏岛的商品出口势必也将迎来春天,自然地,该岛的经济发展也将进入有一个繁荣期。

12月18日,大量商船从卡法、布尔加斯、哈吉等地返航。尤其是从哈吉港这个东岸人专营港口返回的船只,其上载运了大量乌克兰、波兰女奴,同时也有少许摩尔达维亚战俘,但以后可能会越来越少了,因为高文刚已成功地撮合了、托斯卡纳、卢卡、帕尔马等意大利商人与他们展开粮食贸易——甚至在这些神通广大的商人的运作下,这些谷物也不是没有运进西班牙市场销售的可能,毕竟那里也很缺粮——克里米亚汗国在黑海北岸新开辟了大量种植园,其国内数量爆棚的男性奴隶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而这显然也让东岸人松了一口气。

实在是国内政策太紧了啊!执委会已经不想进口多少男性奴隶了(当然自掏路费上门的也不拒绝),甚至就连女奴都在逐年缩减进口量了,因此帮助克里米亚人实施经济转型非常重要,帮他们联系粮食销售市场就是第一步,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居中的东岸人趁机获得对黑海及西地中海一定的影响力,其中的隐形好处也是不言而喻的,这会在方方面面体现出来。

12月21日,在清点了船只和人数后,贸易船队与士麦那商站交割完毕,然后在王铁锤中校的命令下依次出港,排好阵列后离开了奥斯曼帝国,朝西西里岛驶去。

1662年1月2日,船团在西西里岛联系上了多利亚家族,然后一起向西航行,并于1月18日穿越了直布罗陀海峡,抵达了西班牙加的斯港。阿莱桑德罗父子在和东岸人告别后,又乘着他们的近海桨帆船前往了特茹河口,准备面见葡萄牙官员。而在他们离开后,东岸人也将拔锚起航前往葡萄牙,只不过他们不是带着友好去的,而是带着大炮!

以打促和,本来重点就是在打嘛!这就是东岸共和国海军上下官兵们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