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七章 不按套路出牌的鬼子,夜袭虎贲团!(2 / 2)

韦世栋、谭武德,以及苏馥甫等人离开后,杨靖便直接接收了原第135师的指挥部,作为虎贲团的指挥部。

杨靖在指挥部内研究了一会地图,然后走出指挥部,开始实地勘察姚湾附近的地形。

淮河沿岸这么长,要守住日军第3师团渡河,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古人兵法上说的很对,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

一味只知道防守,那只能等着敌人来打你。

在淮河防守抵御鬼子,说白了,纯粹就是一场消耗兵力的守卫战。

日军第3师团下辖一个野战重炮旅团,和三个航空飞行联队,这样的战略性部队。

若是拉开阵势打阵地战,杨靖还真没有必胜的把握。

虎贲团是精锐,杨靖可不会傻到让自己的部队一直死守打消耗战。

更不会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杨靖的想法是,在防守中寻找战机,干掉鬼子的主力。最好能突袭掉鬼子的师团指挥部,或者他们的野战重炮兵旅团。

这样才能大大挫败日第3师团,从根源上瓦解他们的进攻!

杨靖手里拿着望远镜,时而站在制高点远眺,时而沿着淮河北岸行走,脑子里思考着如何利用地形防御。

勘察了两个多小时,杨靖下达命令重新部署兵力和进行布防。

虎贲团的主要防线在淮河北岸的姚湾,一共5里多长。

这里是一片滩涂地,岸边没有悬崖峭壁的阻拦,极为适合登陆作战。

部署完兵力,杨靖又命令士兵们在原第135师的阵地上,根据他的指示,加固防线上的防御工事。

有了坚固的防御阵地,阻击日军渡河便不成问题。

接下来,他又考虑如何最大程度,把前面这片滩涂利用起来,最大程度杀伤消耗敌人的兵力,迟滞小鬼子渡过淮河!

思考了十几分钟,杨靖决定在淮河北岸再布置两道阻碍敌人行进的防线。

“马统!”

“有!”

跟随在杨靖身侧的马统身子一挺,轰然应诺。

杨靖继续道:“传我命令,各营连立即在北岸滩涂之上尽可能多的挖掘一些陷坑,和部署一些地雷。另外,注意在地雷地面上做标识,以免误伤友军!”

“是!”

马统回应一声,领命离去。

陷坑阵和地雷阵,可以在第一时间阻挠日军的渡河作战,给防守部队歼灭渡河,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杨靖继续沿着5里多长的防线上进行巡视,每一处阵地都仔细的勘察,督促各部快速建立防御工事。

同时实地指示,战壕应该如何挖掘,各轻重机枪火力点,又该如何部署。

火力点只有长久存在,才能对敌造成更大的杀伤。

所以,看似射界最开阔的位置,反而未必是最合适的,因为这些位置很可能被日军所注意,并受到重点照顾。

……

夕阳西下,夜幕渐渐降临,淮河两岸慢慢陷入黑暗之中。

距离淮河南岸10里之外,日军第3师团,步兵第5旅团的司令部。

以旅团长片山里一郎在内的十几名鬼子军官坐在旅团司令部的会议桌旁。

他们正在召开军事会议。

会议内容便是如何发起夜袭,撕开虎贲团的防线,以掩护师团主力部队顺利渡河作战。

因为在师团司令部下午的会议中,藤田进决定让片山里一郎戴罪立功,率领他的步兵第5旅团作为先锋部队,率先对虎贲团所扼守的姚湾防线发起进攻。

片山里一郎阴冷的目光从在场鬼子军官们的脸上一一扫过,沉声道:“今晚夜渡淮河,各部都准备的怎么样了?”

担任今晚渡河作战前敌指挥官的,步兵第6联队的联队长金田正二大佐率先开口回答:“报告旅团长阁下,所有渡河作战部队,均集结完毕!”

紧接着,一名鬼子少佐站起身汇报道:“报告旅团长阁下,旅团后勤部已经调集上来50艘橡皮艇!”

这名少佐说完,另外一名鬼子少佐又汇报道:“报告旅团长阁下,我部奉命在淮河南岸村镇征调渡河工具,一共从支那平民手中夺取大小船只68艘。”

“哟西!命令各部做好准备,今晚夜渡淮河!撕开支那军虎贲团的防线,干掉杨靖,以雪其带给我的大日本皇军的无尽耻辱!”

片山里一郎一拳砸在会议桌上,表达了夺回姚湾的强烈决心。

“哈依!”

众鬼子军官纷纷起身,重重顿首。

随后,他们相继离开了指挥部……

鬼子渡河作战部队接到命令,立即展开了行动,在夜幕的掩护下,他们扛着橡皮艇和船只,快速向淮河南边的河岸前进。

随着时间推移,时间很快到了凌晨12点。

“哗啦啦!”

“哗啦啦!——”

此时,已经临近5月,淮河渐渐迎来了汛期,河水流量比冬天枯水期要大了很多。

湍急的河面上发出一阵阵水浪的拍打声。

日军步兵第6联队3600多名鬼子兵,携带着各种渡河工具,在黑夜的掩护下,集结到淮河南岸的渡口附近。

“放下船只,步兵第1大队迅速渡河,快快滴!”

在金田正二的命令下,步兵第1大队,1200多名鬼子兵将那些船只推入河水中,随后纷纷踩着齐膝的水面登上船只。

110多艘船在河面上缓缓划动,一些鬼子兵摇着船桨往淮河北岸划去。

机枪组则是在船头的掩体沙袋之上,架起了一挺挺轻重机枪,以防对岸的守军突然发起进攻,他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开火反制。

大约10几分钟后,步兵第1大队的所有鬼子兵都上了岸。上岸后,他们并没有立即向前冲锋,而是就近展开,架起各种枪支,进入防守状态。

紧接着,步兵第2大队如法炮制,也成功渡过了淮河。

日军在云集了2400多兵力后,立即在两名少佐大队长的率领下,兵分数路,朝虎贲团的正面防线和侧翼悄悄的摸去。

步兵第3大队没有一起渡河,而是留在南岸渡口待命,以防不测。

只要前面的步兵第1大队和第2大队得手,占领部分虎贲团阵地,他们就会立即增援上来,与其一起击溃虎贲团!

…………

PS!恩公们,来几张月票支持一下吧!

老三给你们叩首作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