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北堵南疏】(2 / 2)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0 字 2020-07-16

王渊叹息:“我明白了。”

李兴又提醒说:“王学士虽然骁勇无双,但在治河的时候,也要万分注意安全,当心河南、山东有人行那不忍之事!”

王渊无语。

奉命跑去治理黄河,还得提防当地百姓造反杀人,这种事情在弘治朝就发生过一次。

明朝的黄河治理方案,是非常不科学的。不管实际地形走向,不管中上游情况,只在下游河道修筑堤坝、挖河分流。即便有人提出正确建议,也因为耗资太大,而不被朝廷所采纳。

李兴指着地图说:“河南的西部和中部,虽然也时常泛滥,但都不需太过理会。真正的治河关键,是豫东、鲁西一代,黄河每次决口,都要导致漕运中断。在河道以北筑堤防御,在河道以南挖河分流,逼着黄河从淮水入海!”

这就是百姓欲杀治河官员的原因,无脑的北堵南疏,必然造成黄河南岸泛滥成灾,南岸老百姓被逼急了自然要拼命。

王渊对黄河的情况不甚了解,问道:“为何黄河的河道总是北移?弘治十八年、正德三年,黄河北岸两次决口,河道也随之北移。正德四年北岸又决口,河道直接北移一百二十里!”

李兴详细解释道:“因为黄河泥沙太多。自太宗迁都北京,漕运就成了治河关键,每次都在南岸分流泄洪。豫东、鲁西地势本就平坦,黄河之水流速不快,次次皆向南分流,导致南岸沉淀的泥沙越来越多,南岸的地势自然比北岸更高。”

“明白了。”王渊一阵头疼。

明朝为了稳定漕运,治理黄河的方案,简直属于饮鸩止渴。

整个过程是这样循环的:南岸地势更高,一旦洪水肆虐,北岸必然决口,河道随之北移。为了保住漕运,就在北岸筑堤,并在南岸分流,逼迫河道难移。泥沙沉淀之下,南岸的地势越来越高,北岸的堤坝也越来越高,黄河的河道就这样来回滚动,动辄便是滚动上百里!

王渊喃喃自语:“这样下去不行啊。一味北堵南疏,河道与堤坝不断抬升,百年之后再发大水,必致豫东、鲁西千里之地成为一片泽国。”

李兴摊手道:“那有什么办法?王学士若想一劳永逸,就必须从豫西、豫中开始治河。但如此一来,工程量实在太大,朝廷的银子就没那么多。再则,必然耽误漕运,北京有几十上百万人可等着吃饭啊!”

王渊心里有了计较。

若想真正治理黄河,必须达成两个前提条件:第一,开辟海上漕运通道,减少北京对大运河的依赖;第二,改善朝廷财政状况,否则别想说服皇帝和户部掏银子。

好难!

王渊这次接了个烫手山芋,只能继续玩“北堵南疏”那一套,暂时解决眼前的困境再说。黄河北岸的百姓会称颂他,黄河南岸的百姓则会痛恨他,因为“北堵南疏”的实质,便是将北岸的洪水引到南岸去泛滥!

必须进行实地考察,制定妥善方案,把对南岸的破坏降至最小程度。

唉,头疼。

不想了,先把婚结了再说,治河的事情太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