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流民和隐户(二)(1 / 2)

 翁龢也是喜欢听戏的。出任县衙官员之后,翁龢比起在书社的时候有了不少空闲时间,便经常去滨江茶楼听戏。滨江茶楼需要推出新戏曲的事,他自然也是清楚地。这时候听说刘牢之有意出资请人编写新戏曲,便流露出了不小的兴趣。

“不但是史书上的人物故事可以编成戏曲,便是民间传说,坊间传闻甚至是时下的人物故事,都可以写进剧本。当然了,我们不能使用真实的姓名,免得惹人非议!”

叙事的小说现在还未兴起,现在晋人也有一些志怪的文字,不过大多叙事简略,节直白,无法用舞台的形式表现出来。翁和是看过刘牢之写过的剧本的,觉得写起来应该不难。写一写故事,把它们变成百姓们喜闻乐见的戏曲,也算是很有成就的事,何况还有润笔可拿!

“不管是谁,只要书写得好,便可以安排刻印出来,让作者亦可以名扬天下!”刘牢之继续惑道。

作为一名书佣,每里抄书无数,却籍籍无名,翁和自然也曾想像着有朝一能在书本的封面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传遍天下。因为翁龢等人的示范效应,在一品汇书社做事不但薪水丰厚,而且有出仕的机会,所以现在有很多没有门路出仕的读书人,为了一个渺茫的希望,来到了一品汇书社。这些人那个不想着名扬天下,出人头地?为了能引起主家的注意,就有很多人在刻印图书之余,为书作注或者是编写新书。如今刘牢之提供了这么个机会,这些人岂会不抓住机会?所以刘牢之此言一出,翁龢就知道,此事蕴藏的机遇。宴会还为结束,他便开始满脑子的搜寻,想要写出一本能轰动天下的戏曲剧本来。

*********************************************************************************************************

六月里天气炎,在江南多水之地,湿气蒸腾,闷的让人喘不过气来。芜湖城里,道路两旁植的树似乎也抗不过这气,都无精打采地耷拉着叶子,只有知了在不识趣地叫着,越发让人烦躁。

就在这让人烦闷的时候,一品汇码头上的搬运工们,却都聚在一起听人念告示,连急着出港的商人招唤着装货都没人理会。原因无他,事涉土地而已。

“官府很快就会给没有土地的百姓分发荒地,以供垦荒种地。每户人家可分五十亩,按人头每人至少可以得到十亩地!”

“什么,有了荒地也开垦不起?那怎么会!刘家可以向参与垦荒的人发放低息贷款,五年还清,利息总共两成!不但垦荒可以借贷,种子和农具也可以借贷从供销社购买!”

“没有人手垦荒?那更不怕!刘家可以招募人手帮你们垦荒,还可以帮着你们把地种上,还可以帮着你们收割!当然了,需要收费。不过价钱绝对合适!”

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

这些在码头上扛活的人,很多都是从各地赶来的无地流民,还有的是大户人家的佃客,在家里混的不如意,才到码头上卖力气赚钱。他们有的是力气,能够拥有自己的土地,更是作梦都想的事。此时听了官府和刘家联手开出这么优惠的条件,俱都欣喜不已。不少人专门跑到县衙门口,询问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分到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