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不巧(2 / 2)

孙无终还未说话,刘爽已经笑道:“我这个外弟,却是个不怎么爱读书的。以南山书院设定的入学条件,恐怕他很难进入!”

南山书院早就结束了散漫的教学作风。现在的教师都是在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只有在休息日的时候,老师才可以开坛讲学。南山书院也不再是由老师推荐入学,而是经由考试入学,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还真是难以进入。

孙无终听刘爽这么说,脸上一红:“小弟读书确实没有天分。”

刘牢之也就是随口一说,听孙无终这么说,他便不再提起,把话题转向了今年的北伐。

“北伐之初,参军郗超顾虑汴水因战乱久未浚治,会影响漕运,建议军队改道,但大司马不听。岂料水军行至金乡时就因天旱不能继续前进。大司马无奈,就命冠军将军毛虎生凿巨野三百里,想要引汶水汇于清水。只要这水渠通了,水军自然能得以继续进入大河。不过如此入大河,乃是逆水而行,只怕这漕运难以为继。”

孙无终和刘爽却都没听说过这些事,齐齐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如此军情,便是晋陵郡太守府也未必知道,道坚却是如何得知的?”

刘牢之心中一凛,知道自己冒失了,笑道:“有船队刚从山阳回来,故而得知。”

孙无终“哦”了一声,有些狐疑。船队在山阳,想要得到金乡的消息,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可以做到的,而且从山阳行船过来,也要好几天的时间。是刘牢之随口乱说,还是刘家有特殊的渠道寄送消息?

“兵贵神速。如果大军困顿在兖州,等进入河北地界时,燕人早就有防备了。那个时候大军远离本土,辎重运不上去,可着实令人担心。”

刘牢之点头称是,说道:“燕国是大国,需要举全国之力出兵,才能够攻破他们。其实现在北伐军已经取得不少成绩了,只要巩固住大河南岸现在收复的土地,先派人把水道疏通了,囤积足够的粮草,等来年再攻,必定能一战成功!”

刘爽道:“不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要辎重跟得上,我军一定能战胜的。”

孙无终摇了摇头:“数万大军若是劳而无功,空费粮草,朝廷诸公是不会同意的。那时候只怕他们会找种种借口拖延,数万大军空悬在外,更难!”

刘牢之看着孙无终沉思的样子,像是能体会到桓温的心态一样,没来由的喜欢。看起来这不是一个一味听从指挥的人物,他能根据自身的处境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决定来。只是这样的人,不好驾驭啊。

“不错!从全局考虑,若能直捣黄龙,一战成功,最佳!”刘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