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谁来负责(2 / 2)

与刘义之的患得患失不同,回到山阳的桓温只觉得身心疲惫。

此次北伐,不但没能打败燕国,还被慕容垂把五万大军击溃,使得桓家的实力大大受损。这些时日,桓温在山阳收容散卒,竟然发现最后能回来的士卒,不足两万人。如此惨痛的失败,实在是桓温生平未遇,而此时的他,已经经受不起如此大的失败了。

与刚做荆州刺史时不同,现在的桓温已经不再是那个急于建功立业的年轻驸马,他现在是一个切切实实的权臣。桓温现在心里念念不忘的,是如何取代司马氏,成为晋国的第一世家,而不是像琅玡王氏、颖川庾氏一样,被其他的大士族挤到台下,夺取了政权。

这次北伐,本来是桓温最好的机会。桓氏不但取得了上游荆州和江州的军权,还亲自掌握了北府的军权,只剩下豫州数郡之地,被陈郡袁氏占着。只要桓温这次击败了燕国,哪怕只是逼得慕容氏远走辽东,桓温都可以凭此功绩成为晋国渡江以来的第一人,可以“众望所归”的取代司马氏。如今这一场失败,可让桓温失去了登顶的最佳机会。

桓温左思右想,觉得如今在晋国,没有人能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所以不能轻易地放弃。于是他找来心腹郗超来问计。

郗超道:“如今淮北传来消息,刘道坚率部力战慕容垂,已经把慕容垂赶回了河北。慕容德一万五千骑兵,全军覆没,慕容德和慕容宙被俘。慕容垂八千骑兵,活着回到河北的,不过四千余人。现在大河以南,已经没有燕军存在,刘道坚正在率部收复兖豫的故土。此次北伐,也不能就说我们战败了!”

桓温摇了摇头,叹道:“某身为大司马,举全国之力北伐,却没能制服燕国,反而损兵折将,怎么说也是失败了的!”

郗超明白了桓温的意思。北伐失败,桓温的名望受损,一定要找一个人来承担此次北伐失败的责任才行。否则,朝中的那些重臣,一定会趁机搞小动作的。北伐军中,除了桓家兄弟,地位最高,身份足够承担此次失利责任的,莫过于豫州刺史袁真和司州都督刘义之了。

袁真负有打通运粮通道的责任,但是他攻克沛国和谯国之后,在浚仪受阻,为此还要求把司州军划入西路军的战斗序列。桓温决定从枋头后撤的时候,袁真却是没能打通睢水通道,而且在慕容德和慕容宙残军未破的情况下,袁真就对他们放任不管,私自撤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