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没一个好鸟(2 / 2)

另外一个年轻人,也就是智氏的智朔,好像在这一次内战中的表现算是可圈可点?</p>

“智伯,朔随军否?”国君带着希冀问了一句。</p>

智罃本来是跟韩厥以及中行偃、士匄在低声商讨兵力搭配,一听转头看向国君,脸上带着十足的困惑。</p>

而名也叫朔的解朔抬头看一眼国君,明白讲的是智朔,重新低下脑袋思考人生。</p>

“朔?”智罃真心不明白国君为什么问起儿子,心想:“我是带上好,还是不带好啊?”</p>

国君开始赞扬智朔在内战中的表现。</p>

智罃一听懂了,却也恼了。</p>

什么意思啊!</p>

不信任老夫的军事能力???</p>

“我儿需留‘智’。”智罃一开始就没打算带智朔南下。</p>

刚刚肥了一波,很多后续需要处理的。</p>

家主出征,留下继承人镇守封地,很合情合理的啊!</p>

国君一听没掩饰失望,心里更担忧智罃到底能不能行了。</p>

他转头看向吕武,问道:“下军将许几日方可率军南下?”</p>

这马上就要下雪了。</p>

出征没几次,三次待在野外……,还是四次?</p>

反正是受够了冬季出征。</p>

吕武想了一下,答道:“下军、新军行军至‘王野’必是深冬,或需来年春暖?”</p>

老兄啊!</p>

下达命令需要时间来传递。</p>

集结部队同样需要时间。</p>

没那么快的。</p>

再则,你要是没过问一嘴,信不信等明年才开始调动部队?</p>

看看士匄和魏琦的脸色,是不是变得有些不自然?</p>

只要不是不问世事,谁不知道接下来的几年都不会好过。</p>

季节的不同,集结军队的成本会不一样。</p>

连续几年冬季用兵?</p>

对外用兵没有收获,信不信过几年要内部逮住一家来杀肥,不然日子会过不下去的!</p>

国君看到几个“卿”都是用怪异地目光打量着自己,忍不住心中一凉。</p>

“寡人不熟军事。诸卿自理罢。”他尽量让自己的脸色看上去更正常一些。</p>

智罃立刻说道:“君上,军可陈于‘王野’,派人大肆宣扬我军南下,稳住宋国,恫吓楚、郑。”</p>

韩厥补了一句,道:“召唤诸君听成,亦需诸侯所部前来。”</p>

另一边。</p>

吕武看到士鲂和魏琦都在给自己打眼色,笑着对两人摇了摇头,不想这时候给国君找更多的不自在。</p>

刚才已经说啦。</p>

急赶也是下大雪的时候才能赶到“王野”进行集结。</p>

要不等冰雪融化?</p>

国君不知道听懂了没有。</p>

想讲得更清楚,完全可以等一下再汇报嘛。</p>

他们绝对想救援宋国,一点故意拖延的意思都没有。</p>

只是,真的需要时间来调动部队以及物资。</p>

宋国已经够惨。</p>

幸好冬季降临。</p>

以楚国为首的南方集团,他们就是心里再迫切,还能冒着大雪纷飞一路攻城?</p>

所以,宋国撑到来年绝对没有问题的。</p>

如果以楚国为首的南方阵营真的不顾季节的不合适,顶着各种非战斗减员,以及用更大的代价进攻?</p>

但凡是一个晋国人,都要昂天发出畅快的大笑。</p>

不是笑话什么。</p>

楚国阵营真的那么干?</p>

明年晋军南下,也许能将他们打出屎来。</p>

稍后。</p>

吕武私下找到机会跟国君解释了一波。</p>

国君暗自羞愧自己果然对军事不熟,也恼怒智罃和韩厥怎么不讲清楚,有些埋怨又像是鼓励地对吕武说道:“寡人若有疏漏,卿可不避场合。”</p>

话是那么讲。</p>

不同的场合,相同的话,讲出来的效果可能是两种结果。</p>

真·傻子才当着众人给领导落面子。</p>

国君还是有些慌,说道:“依卿所言,鱼氏必乱‘彭’,楚军如何不攻?”</p>

吕武说道:“鱼氏乱‘彭’将使楚公子重懈怠,进而轻视宋国。”</p>

国君思考了一下,觉得吕武说得不无道理。</p>

吕武又说:“若楚军得‘彭’急进,冬季攻势至多攻抵‘商丘’。宋人顽强,又遭灭国之危,敢不拼命?”</p>

话题兜兜转转回来。</p>

楚军真的不顾季节劣势展开一路强攻?</p>

宋国肯定不好受。</p>

即将南下的晋军做梦都会笑醒。</p>

国君莫名期待楚国等联军真的犯傻,就是感觉有点对不起宋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