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战略层次的碾压(2 / 2)

秦军东进,光是补给线再次拉长,就够他们受的。</p>

阴氏有那么多骑兵,已经在研究骑战的秦国没道理不知道一旦战败,不可能在阴氏骑兵的追击下逃掉多少人。</p>

说白了,秦国是很急,脑子却没有坏掉,他们认定最理想的开战地点就是在“雍”附近。</p>

再则,秦国要拼命的对象是阴氏和魏氏。</p>

然后,阴氏和魏氏后面还有一个晋国。</p>

秦国即便拼命打赢了阴氏和魏氏,以他们现在的国家实力和整体情况,敢挑动整个晋国的神经吗?</p>

他们这一次哪怕是打赢了,能不能阻止吕武继续没完没了的入侵,依然是属于未知数。</p>

吕武属于稳得住。</p>

秦国想拼命又存在顾虑,显得很矛盾。</p>

有人却是等不及了。</p>

士匄向国君请示,早晚要去“郑县”集结,要不范氏和赵氏的军队先过去。</p>

范氏一下子还是出动一个“军”的规模,士匄要划出其中的两个“师”和赵氏的一个“师”直接攻打伊洛之戎。</p>

国君是打从心里不愿意,提到楚国看着没什么动静,不知道楚国是不是在憋大招,晋国怎么都要提防着点。</p>

中行偃跳出来凑热闹,表示范氏和赵氏大胆地往前上,他会集结荀氏和中行氏、智氏的军队凑成一个“军”,再联合程氏以及南边/东边的中小贵族,盯着南边的楚国和东边的各诸侯国。</p>

这尼玛!</p>

吕武一下子拉一个“军”出来。</p>

中行偃和士匄看似轻松地随便一拉也是各自一个“军”。</p>

晋国的卿位家族的实力,着实太特么吓人啦!</p>

吕武那是属于逼不得已。</p>

中行偃和士匄则是纯粹炫耀武力,隐性的表示不光阴氏牛逼,俺们也是很强大的。</p>

适当地表现一下强大在晋国很有必要,尤其是作为一个卿位家族。</p>

国君不知道有没有被吓到?他因为有中行偃的保证,再来是士匄攻打伊洛之戎的意愿太强烈,像往常那样选择退让,同意了范氏和赵氏的军事行动。</p>

吕武得知消息只是撇了撇嘴,纳闷中行偃的心真够大,再很是假情假意地在内心里感概一句:“和平使者当不成啦!”</p>

因为阴氏和魏氏西征,搞得“东方世界”陷入短暂的安宁,吕武的确是为“东方世界”的和平做了少许贡献。</p>

跟驻军“甘泉”时期一样,吕武可没让麾下的人闲着。</p>

他跟人在“栎阳”的魏琦进行商讨,再派人回去请示国君,得到了军事控制“侯丽”的允许。</p>

魏氏巴不得阴氏在河西有块“地”,爆发出极大的热情,调动农夫帮阴氏修复旧城,甚至帮忙梳理耕地。</p>

吕武又再请示国君,问能不能在前线构筑永固工事款式的营盘。</p>

他选择的地点在后世的“咸阳”附近,同时也将那里选定为今次跟秦军决战的最终地点。</p>

什么永固工事之类,用现在的话来讲叫建设“武城”。</p>

国君得到请示,琢磨着吕武是真要跟秦国没完没了耗下去,不明白怎么会选择一块平原筑“武城”,不是选择地势险要的所在。</p>

国君认真思考了一番,想了什么不好说,同意了吕武的请求。</p>

在国君看来,南方有“虎牢”,西方有一座还没名字的“武城”,对晋国是一件好事。</p>

得到国君允许的吕武兴奋到直接蹦起来!</p>

现阶段独吞秦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甚至连灭掉秦国都不合适。</p>

吕武成功地将手“伸”进关中,补齐了战略层次最为需要的一环。</p>

接下来,不管是轰轰烈烈地跟秦国打一场,又或者是继续耗下去,产生的任何结果都是对阴氏有利。</p>

怎么说?</p>

失败了,大不了就是阴氏大方一点承担投入基建的损失,进行暂时的退却,后面再来呗。</p>

会不会坑了魏氏?吕武不来,魏氏还是作为秦国的邻居,谈不上有没有坑魏氏。</p>

阴氏成功站稳脚跟?没看魏氏一得知吕武愿意来,高兴得不计较人力物力地帮忙嘛!</p>

有了魏氏的带头,各家在河西有封地的家族开始参与进来,表明就是欢迎阴氏过来开“分基地”的。</p>

所以,除了秦国惶恐和郁闷之外,晋国的大家伙都很高兴。</p>

吕武这么干还有一个用意,那就是恶狠狠地再逼迫秦国一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