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归京(2 / 2)

宋煦 官笙 0 字 2021-09-11

苏颂一路走来,见了很多人,看了很多事,最终还是放不下,要进京,入咨政院了。</p>

齐墴大喜,拿着两道奏本,连声道:“老相公,林相公等人这几天就会启程,不如同路?”</p>

“不等了,我先走。”苏颂道。他不想与林希等人同路,懒得听他们的唠叨。</p>

齐墴不勉强,连忙道:“老相公先休息一晚,我去府城,请宗巡抚安排。”</p>

苏颂嗯了一声,他面上有些疲惫,是需要好好休息。</p>

第二天一早,齐墴出现在临时衙门。</p>

林希看着手里两道没有密封的奏本,沉思片刻,道:“任何人不准打开,即可封存,送往京城,请官家与大相公拆封。”</p>

众人其实都想看看,看看苏颂写了什么。</p>

但林希这么说,他们也意识到,他们没资格,也不能打开,都默默点头。</p>

等封存好,林希环顾众人,道:“不管事情做没做好,做没做足,我都要尽快回京了。明天吧,我启程回京。”</p>

该定下框架都已经架好,剩下的,就是需要宗泽等人逐步推进,纵然还有很多事情放心不下,可林希实在不能继续在洪州府待着了。</p>

说完这些,林希看向沈括,道:“恩科在即,沈祭酒也得早日回京。”</p>

恩科,定的时间是二月中,哪怕推迟,也已经很紧迫了。</p>

沈括躬身,道:“是。下官明白。”</p>

实际上,礼部以及李清臣都已经给他来信,要他早日回京。</p>

这一次的科举,是赵煦亲政的‘恩科’,李清臣与沈括是大小主考。</p>

林希又看向刑恕与黄履,道:“京里事情多起来了,三司责任重大,尽早回京吧。”</p>

大理寺卿刚刚任命,赵佖虽然是个盲人,但毕竟已是宗室亲王,刑恕这个常务少卿,还得抓紧回去。</p>

御史台就是更是了,御史台作为弹压朝野最重要的一把利器,章惇时时刻刻需要。</p>

黄履皱眉,他有些不甘心,这里刚刚铺开,还没给他施展的时间。</p>

“是。”他情知京城事情更大,不能拖延,只能应着。</p>

“是。”刑恕倒是轻松一些,大理寺虽然被诟病诸多,相对来说,还在朝廷之外,压力没那么大。</p>

林希环顾一圈,还是看向宗泽,道:“你在军队居多,不熟悉政务,诸事又果断也有犹豫。临走之前,给你一个忠告。”</p>

宗泽神情一肃,躬身道:“请林相公指教。”</p>

林希坐直了一些,道:“当初安石相公,顾左右,及上下,事事求全,最终,大事不酬,身败名裂。行大事者,披荆斩棘,不言生前身后。”</p>

宗泽神情凛然,躬身抬手道:“宗泽受教!”</p>

林希站起来,道:“我还要去成都府路一趟,这里就交给你们了。”</p>

成都府路,边境就是吐蕃各部,危险丛丛,目前是交给吕惠卿在管理。</p>

朝廷一直在催促吕惠卿择机出兵,教训吐蕃,破灭他们所谓的‘三国伐宋’图谋。</p>

但吕惠卿一直按兵不动,朝野对他的弹劾没有少过。</p>

众人站起来,以示对林希的尊敬。</p>

林希摆了摆手,道:“虚礼就省了。”</p>

林希为人不算刻板,但对于一些事情,着实又不喜欢。比如吃食,他喜素不喜荤,待人接物,尽可能求简,厌烦繁文缛节,迎来送往。</p>

周文台在一旁看着,一直犹豫着想说些什么,最后还是忍住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