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7 常规流程(1 / 2)

 说起电梯行业的未来,这李西周可是滔滔不绝。</p>

看得出来,他对这个行业真的是了解颇深。</p>

而且也非常看好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p>

而他这么一番解说,肖锋他们也就信了十成。</p>

确实,我们国内有很多城市的电梯,都已经到了寿命了。</p>

就说肖锋以前在京城打工时候,公司所在大厦用的电梯。</p>

设计寿命是三十年,但肖锋估摸着能用二十年都阿弥陀佛了。</p>

而且他可是深受那大厦电梯之苦。</p>

而这还不是个例,想想看这些年来国内盖了多少大楼,而国内那些开发商们,为了节省资金,会在大楼里做多少手脚?</p>

连水泥,钢筋混凝土,都敢做低标号,那电梯就更不用提了。</p>

他有个同学以前就是做房地产监理的,以前肖锋还没发家的时候,每年回老家同学之间都会聚一聚。</p>

而这个同学几乎每次聚会的时候,都会劝大家,不要买小开发商的房子。</p>

因为这些小开发商,实力有限,能够拿下楼盘,基本都已经耗尽了所有的元气了。</p>

而本身他们因为名气不够,实力不强,拿的地块就肯定不好。</p>

所以售价自然也不会太高,这样一来为了能够尽可能多的保证利润,这些小开发商自然就会在各种耗材上做手脚。</p>

大家所熟知的钢筋混凝土就不说了,就说电梯,这里面绝对是黑幕重重。</p>

他这位同学就给大家揭示过,说那些开发商为了节省成本,就专门购买一些‘违规的’电梯。</p>

比如承建的时候,在标书上,他们会列出使用某某品牌的电梯。</p>

这些电梯,咋一看也是国内比较主流的合资品牌的电梯,比如奥的斯,或者松下之类的。</p>

可其实,他们根本不会采购全新的电梯,而是回去南方某地采购一批二手电梯。</p>

然后对这些电梯进行一些翻新,就给撞到楼宇里面。</p>

这样一来,交房的时候,大家因为都是外行,也都不太会关注到电梯。</p>

而且因为刚翻新过,这电梯用这也还凑合。</p>

可是一旦过了一两年,这电梯的毛病就开始多起来。</p>

别人家的小区,如果用的是全新的品牌电梯,标号在高一些的。</p>

电梯只要保养得当,用上十年,二十年都不成问题。</p>

可是这些小开发商开发的小区,用的电梯基本是等到两三年之后,电梯就开始频繁爆出各种问题。</p>

等到四五年的时候,就很容易出大问题。</p>

平时运速慢? 或者动不动停运这都是小事? 经常会把人困在电梯里,甚至发生滑梯行为? 这才是大事。</p>

所以这样的小区? 一般过个五六年,居民们就会忍无可忍动用大修基金开始更换电梯了。</p>

而深知这个行业水有多深的李西周,就认为这将会是他们的机会。</p>

“我们的电梯? 我不是吹牛? 只要把那些个难点攻克了? 其实国外的电梯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相信我们的技术并不比他们差多少。”</p>

“可能在高端电梯,比如上百米的高速电梯方面? 咱们和三菱? 蒂森这样的巨头还有些差距。”</p>

“可是在普通家用领域? 我并不觉得我们比他们差多少。”</p>

“而相比于这些巨头,在国内合资生产的电梯? 我觉得我们的电梯肯定比这些电梯水平要好得多。”</p>

“因为我以前就在这些合资的电梯厂干过? 深知这些国外企业是怎么糊弄咱们的。”</p>

“国内这些合资的电梯厂? 基本都是组装厂? 一点自己的技术都没有。”</p>

“而且因为这电梯的核心技术其实并不多? 所以这帮老外,防着咱们就跟防鬼似得。”</p>

</p>

“可以说是一点都不往咱们这里拿技术,核心的零部件,几乎全都是国外运过来,在国内组装的。”</p>

“咱们国内的厂子,也就生产一些最没技术含量的轿厢之类的,甚至就连吊拽轿厢的钢缆,他们都是专门从国外采购的。”</p>

“而且这帮老外,还坏得很。他们最顶级技术的电梯,就保持全进口,根本都不会拿到国内来组装。”</p>

“所以国内这些合资电梯厂,出品的电梯,其实就都是一些二流或者三流的设备。”</p>

“说实话,我们现在的技术,就比他们这些二流三流电梯强得多。”</p>

“比如速度,静音,安全性等等,我觉得我们现在做的就都不比他们差,甚至比他们还强。”</p>

“等我们攻克了最后一道门系统的难题之后,咱们就是既有技术,有能打破他们的价格垄断。”</p>

“到时候抢点市场,那是绰绰有余的。”</p>

说起未来在电梯领域的营销,这个李总那可是侃侃而谈,相当的有信心。</p>

看来人家真的不是无的放矢,人家是从生产制造,再到营销,销售所有的套路,都已经想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