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6 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绝望(1 / 2)

 “也就是说,这样的矢量喷射系统,你们能够生产喽?”、</p>

看到在电脑上完成的模型,马院士已经是如痴如醉了。</p>

他自己主导过很多设计方案,可从来没有一次像今天这般顺利过。</p>

以往你想要把一个理念,从想像变成现实,可是要经过很多步骤的。</p>

首先就是理论验证,然后才是虚拟建模,而就这么两步,往往就需要几天,甚至几十天。</p>

然后就是最难的部分,那就是先把设计模型,在电脑上进行环境模拟实验。</p>

而这一步,就需要咱们的超级计算机登场了。</p>

而且还需要相应配套的软件!</p>

对于军方而言,超级计算机的使用权限,也许还非常好申请,但难就难在配套的工业软件方面。</p>

就比如这样的实验,你也许就需要使用达索这样的专业工业软件。</p>

尤其是进行水面下流体仿真模拟实验!</p>

可是如果你这是民用级装备,你就可以和法国人申请购买使用权限。</p>

他们会对你开放数据库,可如果你要是军用级别的设计。</p>

就算法国人愿意对你开放数据库,可你敢用吗?</p>

万幸的是,咱们军方还是有自己的一套的数据库的。</p>

咱们可以使用自己的一套测试软件,但说实话那套软件,怎么说呢。</p>

总是让人感觉不是那么顺滑,用起来到最后不是这里又问题,就是那里有问题。</p>

没办法,谁让咱们在数据积累方面太弱了呢!</p>

要知道西方这些工业软件之所以如此强大,就是因为他们超强的数据积累,也就是他们所掌握的数据库。</p>

你想要的任何环境,他们都可以调出数据,给你模拟出来。</p>

而咱们在数据库开发这一块,真的是太短了。</p>

还好最近几年,咱们也开始做了大数据体系,这才有了渐渐追赶上来的意思。</p>

不过咱们的大数据,也主要都是民用领域。</p>

像这种工业领域的积累,还是太弱,太少了。</p>

所以咱们军方其实又很多奇思妙想的设计,但最终能变成现实的却非常少。</p>

一方面就是设计理念,后期的模拟实验往往非常不顺利,很浪费时间。</p>

另外一方面,就是因为机加工这一块。</p>

虽然你能够设计出非常牛掰的东西,最最后这东西做出来,却成了困扰咱们最大的难题。</p>

因为咱们没有高精度的机床,所以就无法保证精度。</p>

就算能够做出来,这设备的性能也是差强人意,最后只能以购买国外产品而告终。</p>

而现在在和星火科技的工程师们合作了这么一次之后。</p>

马院士就被星火科技的实力给惊呆了,要知道对面这个孔工,按照肖锋的意思,不过就是一个工业机器人方面的专家啊。</p>

可是他对于自己提出的那些理论点,可是一点都不怵,甚至还有些一点就通的意思。</p>

人家这脑袋瓜,可比他身边那几个学生都强多了。</p>

这让马院士甚至生出了一股伯牙与子期一见如故的感觉。</p>

不过最让他激动的难以自已的还是孔工最后说的一句话:“这种泵推系统,咱们能做!”</p>

这要是被人这么说,马院士肯定会认为这人太不实际,就知道吹牛白!</p>

可是孔工这话一出口,马院士立刻信心十足。</p>

孔工说能做,那就是能做,别问为什么,问了也不知道!</p>

可能就是孔工刚刚秀的哪一手技术实力,给了马院士莫名的信心吧!</p>

“那可真是太好了,有了这套系统,那咱们的潜艇战斗力,那绝对可以翻几倍!”</p>

马院士忍不住抚掌大笑说道,肖锋听了之后也是一愣。</p>

“直接翻几倍?有这么夸张?”</p>

“哈哈哈,你能想象的到,如果一台核潜艇,能有常规潜艇那样的灵活,那会是什么景象?”</p>

马院士看了肖锋一眼,然后轻描淡写的问了一句。</p>

肖锋一愣,这个……</p>

毛熊国的北风之神,水下满载能有差不多两万吨。</p>

米国的俄亥俄级核潜艇,水下满载也差不多这个吨位。</p>

而就连咱们的09x级核潜艇,目前水下吨位也能有九千多吨。</p>

论个头,那个都比日本那大鲸号大上好几倍。</p>

如果这样的大家伙,在机动性上,还能比大鲸号更灵活……</p>

我靠,那画面想想都觉得很美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