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理藩学(下)(1 / 2)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0 字 2022-03-30

 这种想法是幼稚的。同时也是大顺道统问题影响下的思考延续。

但至少,是个想法。

比玄之又玄的修德、王道,似乎还更靠谱一些。

至少在牛二看来,他觉得更靠谱一些。

因为有这样的想法。

所以内心对于该怎么办、怎么办是对的、怎么办是错的,便也有了自己的判断。

那么他在他判断中,入乡随俗,保留印度原本的征税制度, 就是完全错误的。

虽然,似乎这种制度保留下来,很容易,大顺可以轻易地在这里征税既然帖木儿的后代能在这里征税、阿富汗人也能在这里征税、英国人也能在这里征税,大顺想要按照其传统来征税自然也不难。

然而在牛二看来,大顺的藩属政策、外交政策、或者说管理藩属的目的, 就应该全部围绕着发展工商业、围绕着他的千船大移民计划来转。

包括这些年大顺对日本、朝鲜的施压;对南洋的征服等等, 在他看来思路都是一脉相承的。

他认为刘钰的思路就是这样的, 并且内心认为他以为的刘钰的思路,就是正确的。

既然松苏改革已经出了许多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就可以在下次改革的时候预知,然后解决掉。

比如松苏的失地百姓,朝廷之前没钱,所以在牛二看来,兴国公苦心孤诣,让资本发挥力量,把百姓移到关东、南洋。

那么,往南大洋、北美移民,无利可图,朝廷只要有钱,朝廷难道就不能干这个事吗?朝廷也可以干啊。

只要解决了这些问题,沿海地区,都可以沿着松苏改革的路子走。

所以, 大顺的藩属政策, 就应该围绕着利于工商业发展、能够征收足够的税赋来移民这样的思路。

显然, 延续印度原本的征税政策,是不利于这个长远目标的。

在这一点上, 牛二认为,大顺和英国对孟加拉的统治,是必然不同的。

英国可以短时间内带动孟加拉的工商业发展,因为英国人来买。加尔各答短短数年间,聚集了几万人口,都是以纺织业为主。

而大顺则是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孟加拉的旧(www.hao8.net)工商业崩溃,即便卖不出去,也绝不会买一些东西。

那么,孟加拉最有利于大顺的状态,就应该是种稻米、种黄麻、种棉花、搓纱线、卖生丝、烫缫丝。

除此之外的冶铁、织布、陶器等等产业,都应该全部毁灭。

而种稻米、种棉花、种桑树这些,想要促进其发展,是万万不能采取原本的征税制度的。

否则的话,大柴明达尔承包1100万白银的税、分包给下一级征收2000万、再分包给再下一级征收3000万……这还种个屁的棉花、桑树、稻米?

大顺在这样的事上吃过多少次亏?现实证明这么搞,大家只会囤土地、收租子,而不是去搞种植、垦农业。

对于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牛二的思路也非常简单。

把大的全部碎掉。

把小的世袭化,也就是让他们做真正意义上的地主,全面私有化。

一些小的柴明达尔,理论上土地仍旧(www.hao8.net)是政府的,他们只是负责承包几个村落的赋税。当然他们自己也有土地、庄园等。

牛二的思路,就是把承包世袭化,也就是变相的激进的地主所有制改革。

比如这个柴明达尔,包了四个村子。那么,直接画个圈,丈量出这四个村子的范围,直接给这个柴明达尔永久承包。

从法理上讲,原本是这四个村子的土地,是政府的。柴明达尔只是帮着政府征税。

而现在,则是把这四个村子,直接打包,税还是按照原来的收,但土地的永久使用权归柴明达尔了政府向柴明达尔征收土地税,法理上是柴明达尔是向农民收租子,而不是做包税人来帮朝廷收税。

农民依旧(www.hao8.net)是农民,并不是农奴,柴明达尔也没有支配这些农民的法律授予的权力。

迁徙也好、跑路也罢、换家也无所谓。

总之,殖民政府认亩,不认人。

也就是一种激进手段,打碎村社传统、敲碎土地所有权弄不清楚的问题,把一群界于地主和税吏之间的角色,通通快速地主化。

日后你是搞种植园,把地租给工商业者、驱赶百姓逃亡;还是强迫百姓种植稻米、棉花;亦或者你就没有上进心就是要靠收租子活着,这都方便。

因为大顺的统治水平,绝不可能直达每一个农户,而且村社制度、种姓制度这些东西,大顺搞起来也麻烦。

所以在牛二看来,这种明确所有权、批量制造地主的方式,就是对大顺而言最合适的办法。

农民原本也要交税,而且因为包税制和层层分包制的存在,他们的赋税并不低。

现在无非也就是换了个皮,把农民要交的税,在名目上换成了地主的租子。对农民而言,区别不大,甚至可能比之前的负担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