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章 死与复仇(十二)(2 / 2)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0 字 2022-05-27

论出身。

陈青海是赶上了大顺造舰的风口期,作为第一批海军军官毕业生,一直升到了海军的高阶军官、分舰队司令。

爱德华·霍克,在英国海军里,也算是“能力之外其余为零”的代表人物当然是英国特色的“能力之外其余为零”,因为他舅舅家,是英国“不朽七人众”利兹公爵的大管家和家族律师,顺带还是牛顿当铸币厂厂长时候的二把手、英国贸易和种植园委员会委员、《乌得勒支条约》谈判的殖民地问题代表。

“不朽七人众”,指的是当初废掉了詹姆斯二世,写信邀请荷兰国王来英国统治的七个贵族。真正的“废立在我”的家族。

出身的话,两人的差距还是挺大的,毕竟陈青海没有一个类似于大顺世袭户政府、礼政府侍郎级别;或者宗人府宗人令级别的舅舅。

不过,论人设的话,两个人倒是很像,可以说非常像。

所谓人设,就是自己设置出来的外在形象。

在大顺海军的第一批军官中,排在前三的三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标签。

米子明不消提,都知道是刘钰的嫡系,就算他想不是,那也不行。

杜锋,刘钰曾开玩笑说,这要是赶在百年前神州即将陆沉的背景下,他多半就剃了头发,去搏功名利禄了。是个非常精致的、赌徒式的利己主义者。

而陈青海一直以来经营的形象,则可以简称为“军人都很单纯,都是为祖国尽忠而生的”,纯粹的军人。

所以他没有在南洋,而是作为渤海大顺主力舰队的二把手。

爱德华·霍克,也大约是这么个外在形象:军人都很单纯,都是为祖国尽忠而生的。

不过,不管是陈青海也好、霍克也罢,能够混到舰队司令,正儿八经的此时地球的海面上只有势力的几人之一,要说他们就真的是那种纯粹的人,显然不可能。

他是最早在海军中,向士兵灌输爱国主义和海军自豪感的军官,并且成为了一段佳话,由此开启了他“纯粹军人”的形象。

在约翰·宾枪决事件中,一直是单纯军人形象的霍克,提供了一份看似很单纯的证词,间接促成了约翰·宾被枪决。

之后的布雷斯特封锁中,他展示出“纯粹的、莽夫式的、不懂政治的、单纯的”军人形象:海军部和他的意见相左,二话不说驾驶着自己的旗舰回港,上岸讨说法谁他妈觉得能干的比我好,谁来干,不能干别在那穷哔哔,把海军部逼得没办法让乔治·安森重新出山当了半年的海峡舰队代理司令一时传为佳话。

而在威廉·皮特的进攻法国海岸战略中,他对威廉·皮特的方案不满意,便写了一封很长的反对信私人信件,只不过,因为一些“意外情况”,被“一不小心”公开了,导致反皮特的政客以此发动了一波对皮特的攻势。

但在信被公开后,霍克主动道歉:理由是自己逾越了政客和军人的分野,虽然这封信是意外被公开的,但依旧(www.hao8.net)是不对的,作为单纯的军人,不应该在国家战略和政治层面,提出自己的想法云云。

大体上就是这么样一个人,换到大顺这边的话本、小说、戏剧了,大概就是那种黑脸忠臣勇将的的形象。

但要说一个能混到这种地位的人,混到舰队司令的位置,真的不懂政治,真的那么单纯纯粹……只怕这就不是现实世界,而是话本戏剧世界了。

总的来说,在大顺参战之前,霍克支持威廉·皮特的战略方针:即持续不断地骚扰法国海岸,迫使法国将大量的陆军堆积在海岸,从而缓解汉诺威和普鲁士方面的压力,也迫使法国将舰队分散。

但霍克认为,皮特是个“在大略上正确的战略家,但在战术选择上是蹩脚的”。

即:骚扰法国海岸的战略,他认为是正确的。

但是,骚扰哪、攻打哪、具体打什么地方,他觉得内阁和海军部那群人,脑子有问题,纯粹是对着地图瞎指挥。

当然,伴随着大顺参战、西班牙参战,大西洋上的海军力量对比,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英国已经动用了全部可以动用的海上力量,70000名水兵,250条各种各样的战船和武装商船,看起来不少。

但实际上,能够在大洋决战的正规战舰力量,是少于中法联合舰队的。不可能指望着征调公司的商船,去大洋决战,守守海峡还行。

这种情况下,霍克也不同意任何激进冒险的决战,因为现在这种情况,最多也就是丢掉加勒比,北美的200万人口基数在那摆着,都是新教徒而非天主教徒,法国不可能攻下北美。

然而要是决战打输了,那可能丢的就不只是加勒比了,很可能整个英国都要陷入混乱。

现在,大顺这边说明了来意,来送还直布罗陀的俘虏,并且提出要去敦刻尔克。

对此,霍克认为这是一个和谈的契机,并不会过多地展示他的高傲。

至于大顺这边提出要去敦刻尔克,霍克也明白大顺这边的政治意义,他为了防止被内阁那群人又在那为此争辩,便很巧妙地给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允许大顺的舰队前往敦刻尔克,因为他是负责封锁从敦刻尔克布雷斯特角的总指挥,这件事虽然包含政治问题,但也可以算作单纯的军事封锁问题。

至于是否可以前往伦敦、是否可以将战舰开到泰晤士河,这个,他表示自己无权决定这需要内阁和海军部的命令,否则他这个海峡舰队司令,让敌人把战舰开到泰晤士河,那他就得被枪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