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章 死与复仇(十七)(1 / 2)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0 字 2022-05-29

 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人,赶上了风口,忽然一下子发达了,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焦虑感。

这种焦虑感,源于他们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发达。

因为不知道,所以焦虑于能否保持、且能否传递下去。

英国此时的整个社会, 便处在这样一种焦虑当中。

一旦面临这种焦虑,主流想法无非三种。

一种是宗教,因为我们是天选之人,神选子民,所以我们强大了、发达了。

一种是传统,经典的就是辉格党那一套, 一切此时此刻都是传统的过去所注定的, 我们的传统注定了这一切。

还有一种, 就是反思,比如此时欧(www.vkzw.com)洲启蒙运动、包括英国的坦普尔侯爵所掀起的中国热,并且试图从一个同样强大的国家中找到规律,来避免这种“不知道怎么就发达了”的焦虑。

此时英国的整体氛围,就处在这样一种焦虑当中。

当这种焦虑面临战争的时候,就会表现出狂热性和短暂性。

如同奇迹年时候,全面的狂热,对皮特的无限战争的狂热支持。

如同奇迹年之后,全面的恐慌,对皮特的政策各种抨击。

皮特是靠煽动民意,甚至可以说算是民粹起家的。自然,当情况不对的时候, 他也就会遭到极大的反噬。

他是爱英国的,虽然他的很多举动就是政治投机,比如他一直以“大平民”自居,为此获得了大量的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支持,因为此时他们是民。但历史上当情况逆转的时候,他接受了查塔姆伯爵的册封,立刻失去了大量的支持,以至于金融街取消了对他再度掌权的庆祝。

不过,但他真的认为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英国。

因为,他相信,商业贸易的力量,胜过地主地租的力量。

而他的一切战略,都是围绕着扩展商业贸易力量的路线来的。

所以他确信,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英国,而内阁的其余人都是虫豸。

也因此,他能比别人更敏感地觉察到大顺参战的目的,以及大顺想要的东西一旦达成会给英国带来怎样的灾难。

大顺这边扯着嗓子喊的“印度问题引发了大顺的安全焦虑故而参战”这一套东西,骗一骗老百姓也就罢了,或者骗骗那些自我反思者也还行,但威廉·皮特是肯定不信的。

和后世历史上,英国拿到了世界话语权之后的自我神话不同,此时的一部分英国比较清醒的人,还是清楚自己是怎么发达的。

以纺织品为例,至今为止, 围绕着纺织品关税, 英国进行了数次的调整。

1685年, 第一次对东方纺织品增加10%关税。

1690年,拟定了55种东方商品清单,必在之前的基础上,再度增税20%。

1701年,第一次棉布禁止令:

【自1701开始,波斯、中国或东印度制造的所有锻造的丝绸,孟加拉和与丝绸或草药混合的东西;以及所有印刷的棉布,以及所有在那里涂漆,染色或染色的,应被锁在海关专员指定的仓库中。所以上述任何货物都不应该被使用,在英国,无论是服装还是家具,没收,对拥有或出售其中任何一件的人处以二百英镑的处罚】

1702年,再度对东方纺织品增税15%。

1707年,27种东方商品名单出台,关税再加50%。

1721年,第二次棉布禁止令:

【为保护和鼓励本王国羊毛和丝绸制造业的法案,在一千七百二十二十二月二十五日之后,禁止于服装,家居用品,家具或其他方面使用和佩戴所有印刷、染色或蜡染的棉布】

和后世鼓吹的某个发明一出现,立刻使得英国利于不败之地完全不同。

简单来说,英国真正清醒的人,很清楚,英国产业的发展,是幼稚产业保护主义或现代进口替代工业化的一個最典型的例子。

或者更明确点说,是东印度公司用暴力手段,摧毁了印度的工业。

这和后来中国的情况很不同,中国手工业是被机器大生产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高效率打败的。

而印度手工业,是被刺刀、大炮、军队、火枪所摧毁的。

现在,大顺参与欧(www.vkzw.com)洲战争,之前就已经十分严重的棉布走私问题,使得此时的英国,不得不面对一个难题。

这个难题,并不是简单的理性或者经验的理论问题。

而是,人的思想,认知,是可以被长期扭曲的。

中国有句话,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而英国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可以用这句话解释的。

这个问题的根源,就是东印度公司。

东印度公司之前搬起过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因为,之前因为东印度公司的“进口问题”,导致过一次英国严重的货币不足和贵金属危机。

当时,英国都在批判东印度公司,说这场危机,是东印度公司的责任。

而东印度公司的董事,著名的经济学家,托马斯·蒙,用两篇雄文,用他的经济学理论,证明了一件事:

【贵金属的流失,本身并不是对经济的损害。东印度公司的做法,间接地使经济受益。不仅一些进口商品在再出口时产生了更大的利润(主要是到欧(www.vkzw.com)洲大陆做二道贩子),而且航运业的增长和码头工人的就业也大大增加,更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

【所以,贵金属流失本身,并不是对经济有害的行为。相反,在某种程度上,还是非常有益的。】

这,是东印度公司存在的“合法性”。

而且,东印度公司这些年,一直在花大笔的钱,养一群鼓吹手,证明东印度公司给印度和中国送白银的行为,是对经济非常有益的。

天天讲。

月月讲。

年年讲。

托马斯·蒙的水平到底怎么样呢?

这么说吧,他认为【英国不如荷兰成功的原因,是因为英国国民的劣根性。而英国人不具备荷兰人的职业道德、对炫耀性消费的克制、以及充满活力的商业精神、平凡而伟大的民族性。这些,都是英国人所不具备的,所以英国的贸易不如荷兰。】

他的两篇雄文,是东印度公司一直以来的理论基础。

也是东印度公司能够再度获得贸易特许权的理论基础。

架不住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讲了几十年,公司雇佣的宣传员一直在宣传。

在英国,这套理论,是真的有人信,而且信的还不少呢。

那“搬石头”的问题,也就出现了。

东印度公司是靠什么挣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