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小的打鸡血,老的谈情怀(1 / 2)

 真的是小场面。

姜滔滔已经做出来原型机,起飞不是问题。

操控也似模似样。

但问题就在于稳定性的平衡算法。

也就是说硬件方面已经基本方案封存。

这是个专业术语。

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一个集各种技术大成的项目。

往往要在某个节点做技术封存。

就是整体技术以这个时候为准,然后再进行大量的调试改善,还包括把工程机外形变成市面上可以接受的样子。

如果不做这个技术封存,每天都有新技术新元素诞生,总想把最好的用到成品上。

那就导致这东西永远没法做成。

成熟的做法就应该是完成一个东西,然后再不断升级。

留点升级空间就是了。

大不了1.0版本做一段时间后,彻底更新做2.0,但中间的无数1.2、1.3版本才能让市场接受,才能让投资方满意,才能让整个团队企业发展起来。

而不是永远都在追赶新技术,永远都在耗钱。

连这个道理都是张泽贵传授给姜滔滔的。

所以现在他的团队就是一帮人在组装更多的无人机,准确的说就是用来摔的验证机。

一帮人跟着他在不断刷新程序算法。

还有一组人在做商业外形开发完善。

问题就出在这里,也许是赵德柱一直给钱从不计较,姜滔滔的研发也就从来没有因为钱拮据过。

这些参与进来的研发人员,就有人觉得资金肥厚,不拿白不拿。

姜滔滔的性格又不太擅长跟人沟通管理,整个研发团队里面浪费倒说不上,但物料、配件经常莫名其妙的丢失。

他发现就是打骂。

暴躁的脾性让他像个被困的野马,被几个人搞得团团转。

严重影响了他的心态,更影响了研发进度。

黄盼盼很简单明了的给他列出来一份工作岗位安排清单,设定了这家研发工作室大约需要重新招聘二三十人,扩大规模的详细内容。

并且立刻下载一套工作规范,不再是兴趣小组一样的工作室,而是每个人该拿多少工资,该在什么时间交出什么工作进度的精细化工作流程。

嗯,这就是黄盼盼到鹏圳这半年来的最大收获。

去年最后几个月,她从一个高职小舞蹈生转变成了电商运营管理店长。

其实那时候也类似姜滔滔的工作室这样,是纯粹除了做事,啥规范都不懂的外行。

龙芷羽先给她梳理了一遍(www.biquwu.cn),所有工作都需要规范流程。

定岗定责这些大企业的基本道理原则,手把手交给她。

这已经是个工厂管理的粗坯璞玉了。

然后从来到鹏圳,人家可是有大量电子厂、科技工厂管理经验的工程师,被企鹅派过来跟她配合。

如果没有龙芷羽那一段,她要突然转变观念,养成规范意识很艰难。

现在却非常平顺的转到了科技类产业的管理规范中。

姜滔滔这个小作坊规模,对黄盼盼来说确实简单。

生搬硬套都能提升这边的管理模式。

但更重要的是……杨倩申请过来担任姜滔滔的管理岗位。

她驾轻就熟从十几个男生为主的研发团队里面,甄别出其中两三个绝对有问题。

怀疑另外几个的名单也交给了姜滔滔。

结合张泽贵的深入了解,最后还是建议姜滔滔到鹏圳建立生产研发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