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涣煎迫角厮罗的起因赵祯知道,他也理解刘涣这么做的原因,即便是一张老脸不要了,也要把青塘和角厮罗逼到大宋的对立面去。
虽然从一开始就知道,但赵祯却依旧认为刘涣太过愚蠢,这么重要的事情居然不向上通报,不明白上面的意思就自己擅作主张。
这样一来虽说刘涣一个人背负起污名,可这件事完全不需要他的牺牲,这样做毫无意义,也是多此一举。
赵祯作为一国之君难道不知道考虑青塘所带来的威胁?
最重要的是上下君臣之间的信任和理解,赵祯仔细回顾之后便发现,现在大宋君臣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从一开始他就把臣子看作是和后世一样的存在,可事实上他们与公务员之间的差距相去甚远。
在古代的政治体系中,君臣关系是一个类似于纽带作用的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真实存在。
帝王一个眼神,一个念头,一句话都会给臣子阐明一些道理,而臣子不单单是管理国家的工具,更是要揣摩上意,并且把自己的想法向上积极反映。
赵祯努力打造的朝堂更为类似于后世,所有人的一切都被安排好,文臣武将手中并没有多少的自主权,最多便是把想法通过奏疏的方式向赵祯反应。
于是大宋的政治氛围和以往都不太一样了,有了赵祯这位圣君之后,朝堂上下许多朝臣都把问题交给了中枢,而中枢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推给皇帝。
人的主观性和能动性都被放弃掉,这其实是做臣子的悲哀,朝中六部的相公不是没看到这个问题,但他们担心自己太过进取,最终会让皇帝怀疑自己是在对权利的追逐。
赵祯恍然大悟,其实是自己把刘涣变成眼下这个奇怪的“政治动物”,大宋的政治体系并不完美………或者说原本的体系是不错的,可到了自己手中就变得残缺不全。
大宋的政治环境一直都不错,不因言治罪,不因改革而掉脑袋,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个政治环境?
多少的名臣名相都是在这个大环境中出现的,可最终被赵祯自己一手败坏,这是个不好的事情,过犹不及的道理被他忘记了。
强大的皇权以及日益势微的相权使得原本安定祥和的政治环境不复存在,赵祯不断的打击文官体系,使得文官已经不敢忤逆他的任何旨意。
原本的圣旨要从中书门下发出才算是真正的旨意,而中旨这种原本不受官员们待见的东西现在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权威。
这是一种倒退,事实上出自中书门下的旨意才能算是正事的圣旨,而非从禁中发出的中旨。
刘涣一事让赵祯愤怒的同时也让他看到了自己的错误和不足,眼下种谔兵进青塘,种世衡这位老父从神都城千里救援,这一切的一起都事出大宋现在的政治制度。
越是对权利划分的细致,越使得使用者谨慎,这原本是好事,可一个国家所需要的不光是谨小慎微的朝臣,还需要有拳拳报国之心的直臣,诤臣。
经过刘涣之事,赵祯猛然发现朝堂上的直臣,诤臣越来越少,即便是包拯都打算颐养天年不过问朝政。
大宋进入治世不假,可还没到朝臣们闭口不言的时候,这么一想赵祯忽然觉得浑身冰凉,他忘记了一点,大宋的朝臣都是敢于直言上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