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白国主救世菩萨,今条上中下善,希能受持。其上善,以虚怀为本,不着为宗,无相为因,涅槃为果;其中善,以治身为本,治国为宗,天上人间,果报安乐;其下善,以护养众生,胜残去杀,吾令百姓俱禀六斋。”
这上中下三个等级的善被他那出来成为说服梁武帝的最好手段,同年傅大士第一次到达京都蒋山。
他和梁武帝第一次接触,即谈得很投机。梁武帝还招待他吃饭,叫他住同泰寺,后徙钟山定林寺,并供给膳宿诸般费用。从此,“京洛名僧,学徒云聚,莫不提函负帙,问慧咨禅。”
大士本人则“居明高松,卧依盘石,于四彻之中,恒泫甘露;六旬之内常雨天华,诸多的手段和障眼法使得众人都认为他是神仙下界。
傅大士的佛法当真是与众不同的,他是禅宗一脉的得道者,毕竟有达摩祖师的光环加持,对禅意和佛法精通。
过佛学的名相,潇洒诙谐,信手拈来都成妙话,同时也是他开启了以后中国禅的禅趣‘机锋’、‘转语’等诸多参悟或宣扬佛法的手段。
傅大士的名声得到了佛教高僧大德的敬重。如慧和法师者,年末二十已深究诸佛秘藏,讲论无敌。时归依头陀寺隐法师,及隐公将欲迁化。
法师乃计谋后事,问:“谁可依止?”隐公答曰:“东阳傅大士自然智慧,深解大乘,可依为师。”于是法师礼谒请为弟子,由此可见傅大士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事实上傅大士最大的成功就在于他结交了梁武帝,一旦佛门和皇帝沾边,那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身份高贵不说,更有无数的加持自己找上门来。
梁武帝确实是一个宏才大略的帝王,这一点同样身为帝王的赵祯非常清楚,翻开南北朝的史书,其中记载梁武帝的篇幅几乎是同时期帝王中最多的。
此人少年英才,尤其在文学方面很有天赋,《芳树》、《有所思》、《临高台》等脍炙人口的诗句直到现在的大宋依旧流传。
当时他和另外七个人一起游于竟陵王萧子良门下,被称为“竟陵八友”,其中包括有名的沈约、谢朓、范云等。沈约是知名文学家、史学家,而谢朓则是这时期有名的诗人,不过,这八个人当中,萧衍的胆识却是其他七个人无法相比的。
这胆识也成就了他的未来地位,在这个帝王更替频繁的时代,他选择了站在权臣的一方,最终登上权利的巅峰。
文治武功皆是出众,算是文武双全的英雄人物,两战北魏,代齐建梁,政绩显著,当然是人就会有功过,宽纵皇室,笃信佛教便是他的败笔。
以至于,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最荒唐的两件事一是前往同泰寺举行“四部无遮大会”,脱下帝袍,换上僧衣,舍身出家,讲解《大般涅槃经》,由群臣捐钱一亿,向“三宝”祷告,请求赎回“皇帝菩萨”。
其二便是从《大般涅槃经》中找到理论根据,下令僧人必须吃素。从此,汉传佛教形成吃素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