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一起都需要时间,大宋不断积累的人才和经验就是这一切的动力。
车站的劳力喊着号子把巨大的水龙接到火车的水箱之中,俩个水箱都被灌满之后,便开始运煤了。
赵祯站在火车边上看着这一切忽然觉得有些不真实,历史上的王朝曾经拒绝过这种先进高效的。
而现在却被大宋欣然接受,甚至是推崇备至,引发了大宋的知识,技术,手工业的一场又一场革命。
后世拒绝火车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便是庙堂之上的封建统治礼教作祟,汉家王朝得以更替绵延两千多年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上尊下卑、等级分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礼教思想,这是历朝历代的封建朝廷存在的“法理”和基础;
那些经过理学洗礼过的人把尊卑和身份当作是难以放下的羁绊,怎能容忍或轻易接受王公贵族和平民百姓“平起平坐”的火车秩序呢?
但在大宋却并非如此,或者说在理学大行其道之前,儒家思想并未出现太过的条条款款,也没有把人简单粗暴的分为三六九等。
相反,儒学之中甚至有宣扬平等的经典:“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即便是孔子也奉行“有教无类”,可见儒学虽然提倡礼,但却并没有把人分成三六九等。
相反而是后人用自己心中的想法来给儒家经典添油加醋,不断的增加其中自己理解的教义,实在是添油加醋画蛇添足。
眼下的大宋的礼教环境相当的卓越,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上下尊卑,也没有所谓“三跪九叩”的大礼。
即便是百姓见到赵祯这位官家,也可躬身行礼表示尊敬,跪礼和拜礼也只是在最为正式的场合才会出现。
虽然世界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平等,但大宋的律法给了人们在它面前的平等,赵祯对律法的改革使得权贵阶层也被纳入了律法的范围内。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不再是一句简单而孔洞的口号,相反权贵阶级会被更多的人监督,在律法面前的平等,就是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被增加。
当然在后世都无法消除的特权阶级在这个时代同样也无法消除,比如天家和官宦之家就算是特权阶级。
但就是这相对来说的公平给了持续封建社会数千年的汉家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严,而尊严这东西不光是别人给的,更是自己争取的。
对于好不容易得到的公平,所有人都是小型维护,一旦发现有人钻空子或是诬告,必定会被人揪出来并且被严加治罪。
所以在大宋平等和公平已经逐渐的出现,即便是官员都以和百姓共乘一车而感到骄傲和荣幸,若是敢嫌弃,必定会被舆论所吞噬,要知道大宋的报纸可不是开玩笑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