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什么奇怪的,棉花喜热,又喜水,岭南之地当然适合它们。”
赵祯微微点头道:“有道理,那就让这些黎人女子多多教导学徒,在我大宋推广棉花种植和纺织!不要和朕讨价还价哦……”
王语嫣拉着赌气的赵妙元走了,没办法,谁叫她是皇帝的妹妹呢?
赵祯独自在后苑中发呆,没想到棉花居然发展的这么快,他记得历史上的宋朝虽有棉花,可在北方多是当作观赏类的花卉。
真正发展棉纺织技术的是那位奇女子黄道婆,据说她是在外流浪时被黎族女子收留,并教会她棉纺织技术的,回到家乡后她便开始改造技艺,并把松江府发展成为中国的棉纺基地。
但黄道婆现在根本就没出生呢!
可能是因为自己把棉花的种植和功用推广了吧,此时的大宋已经开始种植棉花,也出现了一些工艺粗糙的纺棉器械,只不过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如果碧雅轩的黎人女子带来了更为先进的技术,那对大宋来说是个巨大的福音。
既然王语嫣她们走了,自己也该出去转转,随手捏起后苑中的一朵棉花,柔软蓬松的手感让赵祯无比舒服:“三才备车,咱们去蔡记瞧瞧!”
相比丝麻,棉是一种既轻便又保暖东西,蔡记的成衣工厂就利用棉布制作衣料,手感好的没话说,它的轻便保暖也是一大特色,更重要的是价格比丝绸便宜,如果能大面积种植和纺织,完全可以取代麻成为百姓的最重要的布料。
赵祯看到了无数的工作岗位在向大宋的百姓招收,欣喜的同时又开始担忧粮食的产量,如果粮食产量上不去,即便是工业再发达也没用,饭都吃不饱谁还会去工厂?
此时大宋的工厂还处在基础阶段,只是大规模靠人力生产的作坊而已,没有机器轰鸣声,没有高耸的烟囱和污水,当然这要排除蔡记的工厂……
蔡记的工厂之中已经出现了机械的声音,那是水车通过齿轮传到出的水力机械所发出的,水力这个词早在汉代就出现了,班固编写的《汉书》中就提到利用水力冲击河床,达到疏通的效果。
在蔡记水力锻造机械已经出现,利用水力带动巨大的铁锤敲打钢铁,已经成为蔡记的招牌,蔡记的冶铁技术确实领先这个时代,赵祯在年幼时的土质高炉设想,被蔡伯化为现实,巨大的砖石烟囱,庞大的送氧风箱使得赵祯不得不佩服宋人的心灵手巧。
为了最大程度的利用水力,水车的距离被放置的有些远,这使得蔡记的锻造厂形成长方形排列在汴河的两岸。
赵祯的车驾来到工厂的门口,没了彭七的赶车,显然锻造厂的护卫愣了一下,直到陈彤扔出令牌,才惶恐的放行。
巨大的轰鸣声响起,水力有着完全不输与电力的效率,一个个铁锤在水车传到出的动力下不断的锤击在烧红的铁块上,原本珍贵的百炼钢在这里非常常见,这种机械力捶打出的刀剑最少都是百炼钢,手艺精湛的匠人不断的变换着刀剑的位置,这样才能使得刀剑的各个部位得到充分的捶打除去杂质。
锻造厂的任务是把土质高炉成产出的抄钢锻原料造锤炼成百炼钢,这样生产出的刀剑质量惊人,连准备送往蔡记酒楼的菜刀上都布满了雪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