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禁军一个个穿的像个罐头似得,还好大宋的审美还在,板甲的头盔不是铁桶形状,而是符合人的线条,毕竟汉人锻造头盔也不是一天两天,原先没钱配备如此好的装备,现在有钱了,几乎各个士兵头上都带着改良的凤翅盔。
盔缨、盔体、盔脊、抹额、凤翅、顿项六大部分构成,盔脊盔沿以祥云浪涛形贴片包边,正前方抹额与盔脊交接处饰以团花,左右凤翅根根翎毛乍起,纤毫毕现,再配合防护的面甲人人都显得英武不凡。
面甲是可以上下活动的,而且藏在盔甲之内,只需轻轻一拉便可滑下,用力上顶便能掐住。
连赵祯都要感叹工匠们的技术高超,难怪后世对大宋的技术持肯定态度,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这绝对是属实的夸赞,没有一点虚假。
武装到牙齿的士兵终于迎来了辽人的近战,即便有再多的棘轮弩也不可能把潮水般的敌人消灭在城墙下,无数的云梯,吕公车冲击过来,即便是床弩不断的发射也应接不暇。
辽人前军由女真人,渤海人组成,更是凶悍,一身轻装拖着个带铁器的木棒子就敢进攻析津府,他们身后是穿着精良的汉人军队,再后面才是契丹人。
赵祯理解这些汉人为何会为辽人卖命,辽朝建立在赵宋之前,境内的汉人早就习惯了辽人的统治,也把辽国当作是自己的祖国,这没有什么不对,燕云百姓之所以对赵宋王师如此热情,完全是因为他们被石敬瑭送给辽朝的,而不是被辽朝征服的。
开始的时候城墙上还泾渭分明,辽军上了城墙就被大宋的禁军砍下去,同时伴随的还有各种滚石檑木,长长的檑木甚至能把两个三个梯子上的敌人砸下去,效果不错就是太浪费东西。
铅水,热油一锅锅的浇下去,总能闻见阵阵肉香和渗人的惨叫,火油不要钱似得往辽人的云梯上浇,从上到下淋个通透后火把一点就是一梯子的烤串。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滚石檑木用完了,铅水热油用完了,猛火油还剩也不多,但辽人的进攻还在继续,接下来便是真刀真枪的对抗。
原本泾渭分明的宋辽两军也开始胶着在一起缠斗,但狄青总是有办法,随着短促的铜哨声,大宋城墙上的军阵一变,盾牌手,陌刀手,横刀手,弩箭手在每个垛口上组成阵形,每一队只负责自己的缺口,而把自己的侧面交给袍泽。
这种信任是禁军平时训练时就练成的默契,一旦上了战场无论你愿不愿意都要把后辈交给自己的袍泽,即便他和你曾经有过龌龊也要毫不犹豫的交给他。
两边的马面墙上,列队的弩箭手以夹角之姿向正在爬梯子的辽人射箭,原本的三排队伍已经变成了四排乃至五排,这是为了保证他们的体力,同时也保证了箭雨的连绵不绝。
为了避免误伤,大宋的禁军距离垛口一段距离,而这个距离刚好使得一个辽人站在城墙上,于是辽朝的军士在城墙上和大宋的禁军对撞在一起,喊杀声响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