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当然看出了文人的默默不语,笑着说道:“当然,朕让这三晋之地的百姓过上好日子,可不单单是吃得好,穿的暖,人人有钱作为用度,还要让这里的百姓知书达理,这三晋之地可是文人辈出,惊才绝艳之辈古今罕见啊!
商贾来了,货物多了,钱财就多了,那在这里开办书院便是理所应当,朝廷自然会有辅助,与腹地州府相同,朕要在这里开设朝廷的书院,允许商贾子弟读书,参与科举,至于聘请什么样的先生,可就要看你们这些商贾的诚意了!”
原本还有些清高的文人瞬间充满热情的望向商贾,官家这话说的清楚,朝廷负责书院的所有事情,但唯独先生要自己书院聘请,那自然需要商贾的帮助,毕竟再好的先生也要吃饭,只要商贾能出钱,对大同府的文坛就是一项莫大的帮助。
商贾自然也是愿意的,他们做了一辈子的商人,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弟能进入书院学习,将来还能参见科举?这中好事可要抓住,连连点头道:“陛下,我等虽是商贾,整日与财货打交道,但谁家不希望自己的子嗣能知书达理出人头地?即便是在学问上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但好歹要知道如何做人。只要朝廷在这里办书院,我三晋之地的商人必会大力支持,钱财费用皆是旁骛。”
赵祯微微惊讶,没想到这么有哲理的话居然从一个商贾嘴中说出,忍不住双手击掌道:“说的好啊!商贾能有如此见解着实不易,要做事,先做人,古往今来多少人看不透其中的道理,如若天下行商皆能深明其意,必然富贵绵长!”
鞭炮声响起,也不知何时,鞭炮已经成为大宋百姓日常庆祝的重要工具,而这也表示吉时已到,赵祯该前往析津府了,亲卫上前,在赵祯身边小声道:“官家,该启程了。”
赵祯扫视一眼面前的众人道:“三晋之地,风景如画,奇骏险要,表里山河!朕却不能长留,尔等守护一方疆土,待朕巡游再看山河!莫要让朕失望!”
李涵等人躬身道:“我等尊陛下旨意!”
赵祯上了车驾,大同府的百姓在自己的马车离开的时齐齐躬身,黑压压的一片让人震撼,高声的呼喝刺破苍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直到此时他才觉得自己真正收回了大同府。
大同府距离析津府不是很远,尤其是在大宋修建了公路之后,犹豫大同府是最晚收复的州府,所以公路的进程不是那么快,赵祯并不担心,只要这里聚集越来越多的商贾,大同府的道路必定是整个大宋最宽敞,最好的!
当然如果析津府成为北京乃至国都之后,那就不一定了,但即便如此,赵祯还是觉得应该在大宋疆域最远的地方修建最好,最宽敞的公路,这使得大宋这个不善于运动战的中原王朝能最快速的向边疆投送兵力。
虽然夺了燕云,但大宋却并没有灭掉辽朝,辽朝的手中还是掌握了大量的土地,牛羊,已经精锐,西夏党项人也是如此,只不过他们现在不敢轻易犯边,大宋已经向世人展现出了它可怕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