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长城还是要修的(2 / 2)

宋缔 我欲乘风归 2969 字 2019-07-13

赵祯一句话便缓解了朝臣们之间的争论,毕竟修建不修建长城还是要官家亲自决定的,大家只要说清楚利弊便可,如若有利为何不去做?如若弊大于利,官家自会否决。

大宋的朝臣还是相当的有士大夫之风的,无论如何争论,一旦结束之后,便开始按部就班的陈诉自己的事情,并且相互之间即便观点不和也不敌视,刚刚还因为长城一事争的面红耳赤的两个人,很快就在其他地方保持高度一致,是非分明这是好事。

待散朝之后,赵祯便回宫而去,没办法,要不快溜,怕是会被一般朝臣请求留身奏事,文德殿的大门怕是都会被踩踏了……

关于是否要在边关修建长城一事,赵祯心中早有定计,长城无论如何还是要修建的,毕竟中原王朝以农耕为主,土地,商业便是大宋的命根子,对这些固定财产的保护比什么都重要,这关乎到大宋的人口,经济。

一个不能保护自己边疆的王朝实在谈不上强盛,而长城这种天险与人力相结合的屏障便是中原王朝的重要防御手段,最重要的一点是,看似长城耗费人力物力,但一旦修建完成之后却减少了戍边的开支。

否则秦皇汉武都积极的修建长城干嘛?只有唐朝是个例外,唐朝时期中原之地的强盛与草原民族之间形成了巨大的逆差,唐朝拥有碾压游牧民族的实力,对于唐朝来说,完全没有必要修建长城,因为在唐朝,关内关外都是它触手可及的地方。

如今的大宋国力依然强盛,在人口上,经济上,文化,技术,教育,等等方面甚至超越了唐朝,但游牧民族却也比唐时的强盛,只因为大宋崛起的太晚。

契丹人在唐时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部族,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在契丹人住地设置松漠都督府,酋长任都督并赐李姓,后在唐高宗显庆五年反叛自立,并与李唐脱离关系。

由此可见契丹人的历史要远远早于大宋的建国,这也是为何大宋承认契丹是正统王朝的原因。契丹的强盛也不是一天两天,它占据了大片的北方土地,对大宋形成的威胁与日俱增,即便是夺回了燕云,赵祯心中依然是惴惴不安。

不光是因为契丹,更是因为在它边上的小小女真部族,这个部族满万的勇士即便是辽人也不可敌,再加上西夏的窥伺,与草原深处隐藏的祸患,赵祯不得不做准备。

现在的大宋和历朝历代相同,主要的中原地区全数被拿下,繁荣程度远超前朝,接下来便是巩固统治,顺便进一步拓展对北方疆土的控制。

迁都只是一切的开始,修筑城墙也不过是积极防御的一部分,大宋现在的疆域其实已经能算得上非常广阔了,岭南之地的开发,川陕四路的连通,南海之地的获取,都在为大宋输送源源不断的力量,只要时机成熟,北进,西进依然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