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经略东汗(2 / 2)

宋缔 我欲乘风归 3494 字 2019-07-13

甚至可以说是恐怖的存在,三亿人所拥有的人口力量以及市场有多大?人口红利有多少?不可估量,尤其是在这个生产力还停留在封建时代的社会中,完全能够消化掉一大部分自产商品。

这么大的人口数量级还要归功于当年向南海的不断扩展,以及从美洲带回来的全新物种,土豆,玉米,番薯等高产的农作物。

大宋的北方土地已经全部种植这些高产作物以及小麦高粱等耐旱耐寒植物,而南方主要以水稻为主,当然南北方都辅以蔬菜填充,养活三亿人口并不算难。

另外一点,大宋的运输业十分发达,这给粮食运输提供了保障,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能把粮食运送到大宋的任何一个角落。

人口是赵祯一直鼓励的,每年各州府县的官员勘磨中占据了重要的比例,也是综合力量的反馈,人口意味着什么?

税收,劳力,军力,国力等等,人口是国家的基础,是大宋的未来!

而同时也反映出当地的医疗,公共卫生,教育,人才储备,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是好是坏,一州一县之地的官员能力如何也都会如实的反映出来。

重要的一点,也为赵祯向西北移民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赵祯当然不希望西北之地不在自己的控制中,但如何去控制?

自然是用大宋的百姓,华夏的历代王朝占据了西北之地,但经营不过百年便土崩瓦解,甚至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为何?就是用了当地人自治的办法,给首领分一个爵位,让他管理治下的百姓,宣誓效忠中运王朝。

但赵祯知道这根本就是天方夜谭,谁都会为了自己的家族,自己的种群去谋求利益,他们随时会叛变向别的强者。

于阗之所以归附大宋,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么的忠心,而是他们知道自己只能选择大宋,选择中原,否则就会被外族同化,被改造成***!

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是适者生存的法则…………

与其被黑汗统治,成为***,不如被东方的传统帝国所统治,汉家的包容总是海纳百川,所以于阗选择了大宋。

当然赵祯接受于阗也是因为于阗国曾经和华夏的关系密不可分,可以说他们也是华夏的一部分,但相对于于阗,黑汗对华夏来说完全是外族蛮夷,从信仰到文化,从世界观到价值观完全不同。

这个时候就没有必要包容他们,“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口号出现便显得顺势应时。

一方白净的绢纸,一直吸满鲜红朱砂的毛笔,赵祯写下了驱逐黑汗人的旨意,在东汗的土地上不留一个黑汗人,全部向西驱赶,这片土地已经属于了大宋,大宋的百姓即将向那里移民。

当然也不能驱赶干净,只要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离开东汗的人,就将变成屠戮的对象,而朝廷也将会把他们土地卖给前往东汗开脱的大宋百姓。

这道圣旨从神都传遍大宋,东汗也瞬间变成一块发财致富的土地,赵祯的旨意也有了一个相当不错的名号《乾宇经略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