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浑噩噩的出了呼伦贝尔城的行宫,包拯和王韵两人都有些晕晕乎乎的,从他们进入皇宫开始,一切都不是他们能控制的了。
虽然看似包拯在向官家上奏,但所有的主动权皆在赵祯的手中,虽然官家同意限制皇权,但却没有加强大宋的相权,反而是提高了六部以及三司和参谋兵事院的权利。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官家这是在削弱皇权的同时也下削弱三省的相权。
从一开始包拯便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他并非想要提升三司的权利,大多数朝臣们想要限制赵祯的皇权,提升代表文臣的相权,这才是他上谏的根本目的。
谁知道官家却先一步动手,转守为攻,爽快的同意了包拯的上谏,并且把除了三省之外的各部和衙门的权利进行了增加。
包拯和王韵两人都没想到,官家的手段如此高明,这样一来满足了文官限制皇权的举动,同时把最为突出的相权进行削弱。
一般人只会觉得官家顾全大局,并且给了六部以更多的信任,认为这是好事,但事实上却是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朝臣们不是千盼万盼的要制衡皇权吗?赵祯给了,并且把财权和军权都限制起来,并非是肆意使用的,加强各部的权利,让天下人看看皇帝的大度。
但包拯比谁都明白文臣最擅长的是什么,内斗,这是文臣摆脱不掉的“恶习”,与其说是“恶习”不如说是一种本能,再者说就算文臣团结起来,也不是皇帝的对手,因为皇帝完全能用促使文臣自己内斗。
只要稍微有点手段的皇帝,就能把大宋一切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赵祯的这次限制皇权,看似在限制,事实上却是在为大宋的皇权留下后路,同时也彻底的封死了相权进一步壮大的可能。
包拯知道,从此以后不会有人再在朝堂之中提出限制皇权的问题,得了官家的好处谁好意思再提出限制皇权?
王韵出了殿门之后第一句话便是:“我等这是着了官家的道!就说万事待回朝之后与相公商量,你为何如此急躁?这下你我二人在朝中的清名算是掉在了地上!”
包拯苦笑着摇头道:“谁知官家早已有了对策,我等一个三司使一个参谋兵事,都是收益之人,陛下亲自封堵,还有什么话说?”
王韵惊讶的望着包拯:“您这是都知道?可为何刚刚不在官家面前提出?我等回朝之后如何面对朝中的衮衮诸公!”
担心自己在朝堂之中的名声固然没错,但包拯却浑不在意,一张老脸笑得皱成了一朵菊花:“只要皇权受限,只要陛下愿意自己限制皇权,我等受人非议又如何?不过是些虚名罢了!老夫不在乎!”
他当然不在乎!王韵翻了个白眼,包拯这年岁回朝之后便可上表请辞,再加上官家的挽留以及诸多事情,最少也要拖上三五年,到时便可带着好名声轻松致仕。
回家之后享受天伦等着配享官家庙庭便是,毕竟他包拯在昭勋阁中尚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