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可为不为(2 / 2)

催妆 西子情 0 字 2021-08-26

宴轻瞅了一眼说,“清音寺很有钱嘛。”

凌画笑,“漕运就是一个生金银的地方,坐落在这里的清音寺自然缺少不了香火供奉。”

“老百姓的日子清贫,这年头当和尚都比平民百姓过的富足享受。”宴轻坐下身,拿起白玉盏的酒杯掂了掂,“竟然还备有酒水,不是说出家人忌酒肉吗?”

凌画道,“清音寺的酒是梅花酿,没什么度数,可以当茶来饮。”

宴轻偏头往凌画的头上瞧了瞧,她头上的簪花好好地在插在发髻里,依旧很新鲜,娇艳欲滴,他点点头,“那就尝尝吧!”

伙食房送来斋饭,逐一摆上桌,十分精致且色香味俱全,让宴轻这个吃惯山珍海味美酒佳肴的人,都忍不住夸赞了一声,“看来真是名不虚传,不虚此行。”

凌画给他满上梅花酿,笑着说,“这些菜都是出自清音寺伙食房的一位老僧人忘俗之手,他未出家前,家里几代都是厨子,后来家里遭难,他家破人亡后,看破红尘,便来了清音寺出了家。出家后,一心钻研厨艺,将清音寺的素食斋做的远近闻名,清音寺有三分之一的收入,都是来自这斋饭。”

“另外三分之二的收入呢?”宴轻一边吃一边问。

“田产和香火供奉。”

宴轻再次啧啧,“就说出家的和尚都比老百姓过的富足。”

这一路来,他是真的见识了何为贫穷,织布的,打猎的,耕作的等等,贫苦农家要想出人头地,真是难如登天,为一日三餐温饱而犯愁,和尚只需要年年纪做做法事,便有银钱可收。当今天下,陛下还不是特别推崇佛道,高宗时,因高宗崇尚佛教,各地大兴佛寺,如今的很多佛寺都是高宗时如雨后春笋般兴建起来,那才是真的僧人当道,比如今更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