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 不准改行(2 / 2)

骆天明故作委屈的道:“我这不是效仿才子吗?都说风流才子风流才子,不逛青楼,怎么当才子?”

柴郡主气的又是一鞭子,骂道:“胡说八道!谁说风流了才能当才子?你想气死我?”

骆天明连忙陪笑道:“娘娘娘,你别生气,你听我说!”

柴郡主道:“怎么,你还有道理了?来来来,你给我说出个道理来,要是说不出来,今天就不是几鞭子的事了,我让你半个月下不来床!”

骆天明一缩脖子,柴郡主要是真想让他半个月下不来床,他就算没有伤,也不敢下床。

好在他早就想好了说辞,立即解释道:“其实所谓的‘才子之名’,是分为两个部分的,一是有才,二是有名。有才无名,有才也白搭,所以必须得让人知道你有才才行。

怎么让人知道呢?你自己到处宣传是不行的,那是自卖自夸,得有人到处跟人说,某某人非常有才,写过什么诗什么词。

知道的人多了,你的才子之名才能坐实,你才是真正的才子,否则就是名不副实。

可谁会到处跟人说你是才子呢?只有一种人,就是青楼的姑娘们。她们多唱谁的诗词,不就是帮谁扬名吗?

真的,我去青楼,只是喝喝酒、唱唱曲,绝对没干别的!”

柴郡主不屑的道:“借青楼妓子的口扬名,你又是跟哪个无良文人学的?你只要有真才实学,以咱们家的名望,还用得着借别人的口去扬名?我看你就是找借口。”

佘太君则注意到另一个问题,严肃的说道:“宗保,听你这意思,你自己也想走文人的路子,是吗?”

虽然佘太君对杨延昭和柴郡主的争执没发表意见,可骆天明却看得出来,佘太君内心深处也是希望骆天明能继承杨家将门的传统。

只是佘太君是个明白人,也知道本朝崇文抑武的国策,为了子孙后代,走文人的路子是正确的。

情感上偏向武人,理智则知道文人更好,这就是佘太君始终没发表意见的原因。

尽管知道这样会让佘太君失望,骆天明在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点头道:“是!”

佘太君叹了口气,一言不发的转身离开了。

杨排风虽然不太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却能看出佘太君的心情不好,急忙乖巧的上前搀扶着,把她送回房间。

柴郡主也有些无奈,回头对骆天明道:“你继续在这跪着,等我回来再收拾你!”

说完,也匆匆追着佘太君去了。

骆天明当然不会乖乖的跪着,那多累呀?柴郡主刚走,他就一转身坐在了蒲团上,反省自己的做法,似乎不太成功啊。

他去逛青楼,当然不是简单的为了扬名,而是隐晦的向家人表态,他很羡慕文人的生活。

文人多好啊,受人尊敬不说,还可以随意的喝酒、狎妓,还没有生命危险,只要不是谋逆大罪就不会有生命危险。

而武人呢?要上战场拼命不说,还要面对后方射来的明枪暗箭,日子太苦逼了。

不过从佘太君的态度上看,骆天明想要转行,恐怕还会有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