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野心的种子 二合一(2 / 2)

在它来之前所见的一些资料中,就有明确记载过这位往往会在雷雨天时睡不好觉,因为雷声同样很吵闹。

正常人有这种毛病倒还不算什么,一位神眷者身上出现此类特质却让他感觉很有趣,但这点并不影响对方正常的活动,也不会对其健康造成困扰,所以他对此并没有怎么当回事。

可惜,麻雀不知道的是,伯尼的这种小憩并不是在补觉,而是在“工作”,甚至在间接影响着它未来的命运。

……

闭目之后,伯尼已然来到了黑雾世界中,随即顺着某种感应低头看向了身前书桌。

此刻在那里,一封信正悄然摆放着,被昏暗的烛光笼罩间,看起来稍显暗淡,却又充满了纸面的质感。

然而这并不是一封真正的信,它只不过是一缕灵性力量承载有信息后所自然变化出的形态罢了。

伸手触碰,就见这封本来安静摆放在眼前的信件倏然化作一阵淡蓝色荧光陆续升腾而起,最终于桌面上空汇聚形成了一排排密集的文字。

“我们给了埃尔维斯两种选择,一种是成为暗影使徒中的一员并主动将这个身份暴露在外,另一种是身败名裂,被所有人愤怒烧死。”

“在了解到我们的确掌握了他大部分罪证后,埃尔维斯同意了我们的提议。”

“不久之后,科弗代尔的神职人员们成功陷入了激烈的内斗当中,我们则趁机发动了一场旨在宣扬教会诞生根源的大集会。”

“效果目前来看并不是很理想,教会正统已经深入人心,就算在科弗代尔这种环境,短时间内想要抹除它在民众们心中的神圣地位也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不过更明显的分裂已经诞生了,暗影使徒队伍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野心的种子也埋藏在了所有幸存者们心中。”

……

“科弗代尔充满危险的环境以及曾经接连降临过的灾难刺激,让这里的人们非常渴望获取到超凡力量以增加自身及其家人们的安全感,我们的宣扬混合那些提前准备好的古帝国时代书籍为这种渴望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可见的未来,本地教会的变革将不可避免。”

“不过整体上的状况细分到每个人身上时总是会出现某些需要注意的差异,据我们观察,幸存者中更容易被煽动的是一些常年生活在城市中的自由民,其次是贵族阶级。相对来说,农民家庭对于教会的簇拥非常坚定,很难被说服。”

“所幸,这里的农民并不是很多……”

“……”

“……”

这与其说是一封信,不如说是一种日记般的随笔。

事实也是如此,它的出现并不是有谁在主动联系伯尼,而是触动了某种机制后自然而然来到这里的一段信息

碍于某些原因,伯尼并没有与这段随笔的主人签订有任何契约,但不签契约不代表没有联系的可能。

这封“信”的存在就是这种联系方法的体现,它的原理与通灵类似,都是一种对灵魂源头神秘性的运用,只不过期间添加了一些能够跨越那处封印力量的独特技巧。

当然,制定这种联系方式的时候,玩家们还没有降临,所以如果早知道这点的话,其实用不着这么麻烦……

扫了几眼后,伯尼挥手驱散浮于眼前的这段信息,随后目光看向了桌上的黑皮书。

他此时进入黑雾世界的原因并不只是察觉到了这封“信”的到来,还有就是他感应到了有人正在与自己进行正式的联络。

这种联络的出现让伯尼有点意外,因为联系他的这位已经很久都没有动静传过来了。

“喂,大叔,你还在玩这游戏呢吗?”

不太客气的话语后缀着本仙女萌萌哒的昵称,而在这句话上面,是好久之前对方发送过来的两个问号。

按照伯尼对其性格的了解,对方在被冷遇了这么久之后不大可能再主动联系自己,除非她实在闲的无聊,或者干脆有事。

相比闲得无聊,他觉得有事的可能性较大,而考虑到双方之间不多的交集,以及那座沉没之地里某些特殊的地点,伯尼紧接着就明白了对方找自己的原因是什么。

“当然在。”

他因此用羽毛笔回复了起来,“有什么能够帮到你的?”

“呃……你这样说,我突然感觉有点不好意思了……”

“?”

“没事没事……是这样的,上次那个黑咕隆咚的遗迹啊,你还记得吗?里面有一些特殊的壁画来着,你有截图吗?”

“没有。”伯尼写字回答。

随后没等对方再说什么,他就又补充道:“但我知道那种壁画的风格源自于破碎群岛中的托拜厄斯岛,一本名为神庙之女的书中对此有过详细的记载。如果你需要这方面信息,可以到一些图书馆里面找找有无这的存在。一般情况下,凡是教会麾下的图书馆都会对此有所收录。”

“啊……”

对面似乎有点措不及防,或者说没想到伯尼能回复的这么详细,不过紧接着她就反应了过来,急忙发消息道谢。

伯尼没理会这位随后说了些什么,将这事告诉清楚后,他就已然合上了桌上的黑皮书。

科弗代尔那座城市并不是一座简单的王国都城,它里面其实隐藏有很多秘密。

而在那些大大小小涉及无数方向的隐秘当中,有着一条线索直指某位不久之前曾与他“交过手”的存在

谎言之王杰拉德。

……

另一边的李雨萌倒是不清楚自己不小心又跑到了某道深坑的边缘,在暴乱期间偶然碰到了个隐藏任务,又出乎意料地问到了有用线索后,她没理会旁的,直接就准备顺着这条线调查去了。

不过她的调查方式并不是跑去图书馆仔细翻找那些大部头羊皮书,而是打开手机中的聊天软件询问起了某人。

她的询问方式也很简单,直接就把聊天画面截图拍照然后发送了过去。

对方因此发来了一连串的省略号。

“所以你有看过这吗岁岁?”

“有倒是有……”

对面回复道:“只不过我很奇怪这人为什么要告诉你这。”

“额,什么意思?”

“这是一本小黄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