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不发兵的缘由(2 / 2)

短短数日,匈奴的格局大洗牌,形成了三股对立的势力!

虽然这次大败促成了匈奴各部落的合并统一,但也让形式更加的复杂了。

大单于的位置只有一个,冒顿自然不会错过这次机会,隐隐和伊摩利形成了一同对抗头曼的局势。

曹正淳身体一正,垂着头小心翼翼汇报道:“伊摩利通过小奴安排的密探飞鸽传书,希望公子能支援一些军械。”

扶苏手指轻轻敲点,淡淡开口道:“可以,叫他用战马来换!”

上郡对于伊摩利的势力,肯定是要支持扶植的。

只要有这根搅s棍在,匈奴的内乱就别想停止!

支持可以,但是必须用东西来换!

扶苏现在没想过将其彻底灭掉,应该大秦还没有那个消耗底蕴。

只要能换来边疆的安宁,就已经达到目的了。

包括西域各国,现在也是以通商贸易为主,赚取西域各国的钱财快速发展。

等到实力足够了,再逐一击破。

欲速则不达,从成为扶苏的第一天就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

不是没想过立刻攻回去,占领了咸阳当皇帝,奈何是实力不够啊!

虽然从上郡到咸阳,通过直道只需要几天的时间。

但中间还隔着一个北地郡!

胡亥继位后只要一张诏书,上郡就会被定为违抗先帝旨意的叛军!

北地郡的郡守郡尉就算是战死,也必须抵挡上郡大军。

旁边的陇西郡、上党郡、邯郸郡在圣旨的命令就会赶来支援。

一旦被周围各郡赶来勤王的军队给拖住,就给了咸阳调动兵力的时间。

只要胡亥入驻咸阳掌握了玉玺,手里又有先帝遗诏,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帝!

即便其他人心有不甘,也不得不承认他的合法地位!

哪怕是南方军团,也不得不听从调遣。

任嚣和赵佗割据一方,那也是在大秦彻底乱了以后的事情。

他们只是冷眼旁观,等确认大秦真亡了才敢自立。

在始皇帝刚刚驾崩,大秦还在一统的时候,他们敢吗?!

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就连之前的扶苏也因为矫诏就乖乖自刎。

蒙氏兄弟位高权重,蒙恬统兵三十万,也乖乖交出兵权自杀在牢里。

任嚣和赵佗若是接到圣旨剿灭上郡叛军,恐怕还没有胆量抗旨吧!

所以,当初不是扶苏不想立刻发兵,是形式不同不能发兵!

毕竟,他只是先帝的长子,而胡亥才是有遗诏还有玉玺,掌控了朝堂的正统!

一旦攻打咸阳,可能就会面临大秦数十万大军的围攻!

大秦在烽烟四起到处反叛的时候,和始皇帝刚刚驾崩的时候,格局可不一样!

现在南方军团隔岸观火,减轻了五十万大军的压力。

可以一个反贼一个反贼的慢慢收拾,而不是对抗拧成了一股绳的敌人!

而且,还得防着背后匈奴的偷袭!

所以,很多将领都在吐槽为什么扶苏刚刚穿越的时候为什么立刻发兵咸阳,不是想,是条件不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