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这个笑话很特别(2 / 2)

“如果是两个月前,恐怕还有不少人恐怕还真的愿意卖身给智来,趁着他们打架自己能够自抬身价赚一波。但自从出了水濂山污染事件后……恐怕给智来的就只有一条死路了,这些小玩家也只能战队会怡了。”

柳炜璇充当了一个合格的捧哏,充分满足了鸥俊卿想要装逼又怕说太明白掉档次的心里。

“哈哈哈,自信一点。把恐怕两个自去掉!”鸥俊卿冷笑一声:“无论是网上,还是报刊,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我都已经准备好了。留给智来的,只有两个选择:死,或者被扒皮抽筋地死!到那时候……”

“让超级电池改变世界的荣誉,千亿独角兽的新兴科技巨头,就都会属于我!”

……

最近的卫莱过得实在是太忙碌了。

在外人看来,这几个月的卫莱,是风光与毁于参半。

有人说卫莱是中华科技新星,灵元电池电池的出现,意味着一个冉冉升起的独角兽,一个科技巨头,是中华荣耀,海龟表率。

也有人说卫莱只不过又是一个下场去骗补的骗子,欺世盗名之徒,灵元电池迟迟未能量产就是明证。

到了最近,又有人说……

卫莱就是一个魔鬼。智来科技收购的水濂山电池厂造成巨大的污染就是明证。

让我们把时间回到一个月前。

“锂电池怎么会搞出这么大的污染呢?这是锂电池啊!”当卫莱接到许笑冉拨过来的第90个电话时,感觉很不理解。

卫莱走时,将公司交给了李寅石与许笑冉。但是两人的工作进度都不顺利。

李寅石的电池管理系统研发还算正常,但智来的整体订单却遭遇到了冷淡,因为惨烈的价格战,被迫拖入尴尬的价格谈判之中。

之所以尴尬,核心还是灵元电池的量产。

虽然智来科技的动力电池样品寄过去以后,每个车企都显得极为感兴趣,但一旦谈到价格与产量就迅速崩盘。

因为智来科技既无法给出准确的交货时间,更没办法给出量大从优的条件。

因此,李寅石那边只能不断修炼内功,继续完善电池管理系统,并且扩大自有的低端电池产品线。

而这一切,都是意味着巨大的投入却没有营收。

李寅石那边的进度已经颇为让人焦躁了,但比起许笑冉这边的麻烦而言,似乎又显得没那么糟糕。

因为,许笑冉这里出现了一个颇为重大的危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