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关门不如开门(2 / 2)

让众人意外,仔细权衡了许久的利弊后,张志竟然做出了更加稳妥的第三选择,说道:“霍老将军和爨将军说得对,我们现在未必有把握拿得下剑阁,而且就算拿下了剑阁,我们也不可能彻底堵住晋贼后军的南下道路,所以没必要急着北上剑阁,不过我们也没有必要急着拿下涪县,北上到绵竹,拿下绵竹就足够了。”

听到张志的这个决定,战术主张截然相反的阎宇和霍弋难免都是大惑不解,赵全还忍不住问道:“后将军,我们怎么就没有把握拿下剑阁了?象在临邛和味县一样,用火药把关门炸开不就行了?”

“不可能了。”张志摇头,说道:“晋贼军队不是傻子,有了临邛的教训,以后我们再一次兵临城下时,守城的晋贼军队一定会马上把城门甬道堵死,司马望也一定会把这个情况派快马知会剑阁重地,所以以后我们再想攻城,就几乎没有可能再靠火药炸门得手了。”

赵全无奈闭嘴,张志则又说道:“而且我们就算拿下了剑阁也真的作用不大,米仓道全线都被晋贼军队掌握,晋贼后军收到剑阁被我们光复的消息,也一定会改走米仓道南下,所以我们除非能拿下剑阁和巴西郡这些重地,还得有足够的兵力扼守各处关隘,否则就绝无可能挡住晋贼后军进兵成都平原。”

“另外,把剑阁留给晋贼军队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让我们容易判断晋贼的进兵方向。”张志又说道:“只要剑阁还在晋贼手里,晋贼的后军就一定会走相对比较平坦的金牛道南下,我们也只要守住绵竹和雒城这两处重镇,就能让晋贼无法逼近成都,所以与其关门,不如开门,怎么都强过处处分兵设防,摊薄我们本来就严重不足的兵力。”

杨稷和赵全等人点头,霍弋则盘算着问道:“后将军,那你决定北上到绵竹即止,也是因为我们的兵力问题了?”

“除了兵力问题以外,我还担心骑兵问题。”张志答道:“晋贼军队此前攻打南中时出动的骑兵不多,是因为南中山高林密,道路崎岖狭窄,骑兵作用不大,但是成都平原却完全不同,地势平坦极其适合骑兵作战,所以我敢断定,晋贼出动的后续军队里一定骑兵众多,数量超过万人毫不稀奇。”

“老将军,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我们北上推进到了涪县,也准备在涪县和晋贼后军决战,晋贼后军会怎么办?”张志自问自答,说道:“当然肯定是步兵在正面坚守,牵制住我们的主力,骑兵却机动出击,骚扰我们的后方,逼着我们做出应对然后乘虚而入,我们如果在涪县到成都之间的广阔地带处处设防,又还能有多少兵力与贼军主力对阵?”

“所以,推进到绵竹就足够了。”张志又说道:“只推进到绵竹,将来我们就可以在小范围内坚壁清野,不给晋贼骑兵骚扰破坏的机会,同时也能获得足够的兵力守卫绵竹后方的主要城池,另外成都如果遇到危险,我们也可以迅速回防,不必担心和成都距离过远,给了晋贼游军以可乘之机。”

“还是兵力问题啊。”霍弋叹了口气,说道:“如果兵力足够的话,我们何必要如此保守?”

“没事,一步一步的来。”张志很是冷静的说道:“只要控制住了成都周边的精华地带,我们在短时间内把军队的规模扩大一倍肯定没有任何问题,然后再收拾掉盘踞在武阳一带的益州晋贼残部,我们就可以腾出手来全力应对晋贼的后军了。”

“那我们必须得抓紧时间。”霍弋答道:“晋贼那边肯定不会给我们太多的时间,而且东吴也一定会趁火打劫,我们的行动要越快越好。”

“这也是我连成都城都不进的原因。”张志答道:“我明天就带着主力北上去收复雒城和绵竹,只要光复这两座重要城池,周边的县城不用打就会自行投降。”

说干就干,到了第二天时,张志便果断率领着两万汉军继续北上,杀气腾腾的往雒城、绵竹等地开拔而来,还早早就派遣使者知会北面的新都、雒城和绵竹等地,让这三座城池的晋军地方官知道汉军的攻城规矩——顽抗必死!

没有任何悬念,汉军才刚开拔到新都附近,只有几百县兵的新都县城就已经乖乖开城投降,接着张志还以为易守难攻的雒城可能会给自己造成一定麻烦,谁曾想汉军才刚走到半路,雒城那边就已经送来了消息,说是晋廷任命的广汉太守弃职而逃,雒城县令不敢抵抗,果断率领雒城吏民守军易帜归降。

当然,这也是一件必然的事情,谁都知道张志的老家就在雒城,老张家在城里的七大姑八大姨各种亲戚邻居一抓一大把,另外雒城县寺的所有官吏都是张志父亲张容的同僚,贪图张志肯定不会吝啬的赏赐和荣华富贵,这些人当然随时都有可能发起内应接应汉军攻城,所以晋廷任命的雒城主官为了脑袋着想,自然会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选择。

然后甚至就连绵竹都是一样,见汉军声势浩大,又听说司马望的九万大军都被汉军杀得全军覆没,晋廷任命的绵竹县令连汉军的旗帜都没有看到,就已经带着金银细软弃城而走,让汉军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这次北上的最大目标绵竹城。

接管了绵竹县城后,张志下达的第一条命令就是拆毁邓艾在绵竹修筑的京观,然后又命人在京观的遗址上雕刻了邓结巴父子的跪像,还让人在邓结巴的跪像上刻下了自己的亲笔誓言——必灭邓艾满门,以雪蜀中将士之恨!

张志的这句誓言也是发自肺腑,张志甚至可以赦免司马家族的成员,也绝对不会赦免邓艾一家,因为在历史上,邓艾是惟一一个以汉人身份,用汉人尸骸修筑京观炫耀武功的极品败类!

也是到了这一天,张志才终于下令让一路押解而来的两万晋军俘虏自择去留,同时张志也让汉军将士明白告诉这些晋军俘虏——想走可以,干粮照例发放,但是只能往北走去梓潼郡或者汉中,有南下归队者,杀无赦!

让张志意外,两万来人的晋军俘虏中,竟然有超过两千人因为舍不得离开汉军的垃圾食品,毅然选择了留下加入汉军。担心家人而不敢留下的晋军俘虏在离开时,也是捧着汉军发放的方便面、糖果和压缩干粮,纷纷先向张志的帅旗方向磕头顿首,然后才眼泪汪汪的北上梓潼。

远远看到这一情景,张志也忍不住微笑说道:“去吧,没关系的,下次再拿起武器来我这里投降吃面就行了,也顺便把我的俘虏政策告诉晋贼后军,你们在晋贼军队里能够发挥的作用,其实不比留下来加入我们大汉军队小啊。”

也和张志希望的一样,提着汉军开恩发放的方铁罐北上时,王衡和朱华等晋军败类还没走出多远,就已经在纷纷期盼尽快有人把他们重新武装起来,带着他们再次南下向汉军发起进攻,然后嘛……,嘿嘿,方便面和午餐肉这些好东西,是怎么吃都吃不腻的。

在这样的心态下,近两万的晋军获释俘虏也象一群祸害一样,狞笑着走向北面在坚守城池和剑阁等地的晋军队伍,还有迎向肯定会再次南下晋军后续主力,时刻准备着向将来的同伴宣扬汉军的俘虏政策,也时刻准备着再一次向汉军——放下武器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