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2 / 2)

佩剑星痕 美丽的蛇 0 字 2021-07-04

老爷子倒不是怕黄琼别有用心。当年淮阳郡王虽执掌军权多年,心腹遍及大齐军中。但毕竟事情已经过去近二十年,其在军中心腹已经多被自己清洗干净。这个儿子出宫之后,又事事谨慎,从不与朝中大臣,尤其是军中将领交往。即便他有那个心,那些军中将领,恐怕他也指挥不动。

相对于担心黄琼有异动,老爷子更担心的是此事一开,若是一旦循为惯例,今后一旦有其他事情,这个口子则很难再收住了。犹豫了好大一会,老爷子才咬咬牙道:“仅此一次,下不为例。朕,会给你下一道圣旨,授予你临机决断之权,但若是你把此事弄砸了,朕饶不了你。”

“那儿臣就多谢父皇了。请父皇放心,儿臣定当尽力而为。竭尽全力保二哥血脉。保住父皇的皇孙。”

“不是尽力而为,是必须保住。朕破例授予你这临机决断之权,这还是朕登基以来的第一次。你若是还做不好,仔细了你的皮。朕可很久没有执行家法了,到时候朕不介意拿你开荤。”听到自己做了这么大的让步,却只换来一个尽力而为,老爷子不禁怒道。

“父皇,儿臣只能说尽力而为。毕竟二哥失败会做出什么事情来,也不是儿臣能左右的。若是二哥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情来,儿子又哪能制止的了。所以这事,儿臣可不敢打包票。”黄琼摇摇头道。他可不想大包大揽,要是自己那位还没有见过面的二哥一激动,来一全家*,自己也制止不了不是,这丑话还是先说前边比较好。

他这么一说,倒是先把老爷子说愣了。自己儿子的性格自己了解,若是黄琼真的不幸言中了,韩王真做出什么偏激的事情,倒是也怨不到他。想及此,老爷子摇摇头道:“你尽力而为吧,希望这个逆子能够体会到朕的一片苦心。”

叹息良久,老爷子才瞪了黄琼一眼道:“你也别啰啰嗦嗦的了,你还有什么要求,干脆点一起提出来。朕,尽量满足你。省的你将来若是办砸了差事,到处找借口。”

“大的要求没有了,只有几个小小的要求。父皇,儿臣希望能够从府中带些人同去。儿臣身边的那些侍卫大多都是边军的老军官,放在儿臣这里,有些屈才了。儿臣想让他们同去,也是想给他们一个机会。”

“还有那为苏长史,此人脾气虽然倔强,但是正如父皇所说,才干出众。儿臣此去,不可能不与地方官府打交道。让此人同去方便一些。”

说完这些,黄琼看了看老爷子,咬咬牙道:“儿臣还希望父皇给儿臣一道赦书。随同二哥叛乱之人,除了少数别有用心之人外,大多数恐怕都是被裹挟进去的。这数万人中,真心造反的应该不足一成。尤其是那些普通士兵,绝大多数人恐怕都不知道他们是在造反。”

“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就算二哥真是铁了心造反,但铁杆跟着他的人不会太多。就算目不识丁的老百姓也都知道造反是要灭九族的大罪。如今您若是赦免了他们呢,他们之中有多少人会跟着二哥一条道走到黑?您这一道赦书下来,弄不好他召集来的这些队伍会就地瓦解。”

“况且,二哥在封地这些年搞的天怒人怨,他征集来的那些士兵,真心为他卖命的人不会有多少。就算二哥勉强能拢住队伍,但是军心、士气都会皆无。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大概也就如此。”

“父皇,二哥、三哥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的确该死,但他手下的那些人,特别是那些无辜的将士却不该死。儿臣不希望此次杀戮过重,有损您的圣誉。”

实际上,老爷子已经同意授予他临机决断之权,这个赦免参与叛乱之人,黄琼自己就可以做主。但是黄琼却有些担心,有人借题发挥,说自己借机收买人心,所以才有此一说。将这个皮球踢给老爷子处理。

还有一点担心是黄琼是没有说出口的。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事,但前后两世皆熟读史书的黄琼担心老爷子派出的那些将领,立功心切,滥杀无辜。大齐朝,文官升官固然难,武官也不易。内地又不像边军,虽然暂时没有大战可打,但边境上小摩擦却也是不断,立功相对容易一些。

平日里,内地驻军可基本上捞不到什么战功。尤其现在够成四大营驻军的原边军将士,听说大多数人自从边军调回之后,再没有升过级。难保那些将领不杀红了眼,乱杀一气。有了这纸赦书,虽然不敢保证完全避免,但是至少可以大大的减小这种情况几率。

老爷子听完黄琼最后的这几个要求,沉思半晌之后,还是点头全部答应了。看到老爷子点头答应,在老爷子沉思的时候,黄琼一直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好了,你就不必再继续守灵了,回去准备准备。明日一早,便去孟津大营坐镇。如果韩王不听劝阻,执意做此大逆不道之事,你要的那些东西,朕会随同进兵的旨意一起发到孟津大营。”

“你这次去,将你府中那个刘大夫也带去,以便继续帮你调理身体。朕知道你不喜欢乘轿。你去找高无庸,让他带你去御马间挑选几匹御马,就算朕赏给你的。你的身体尚未复原,这几天又有些劳累。那些御马虽然不适合冲锋陷阵,但是行走却极为稳妥,比较适合你现在的情况。”说完这些话之后,老爷子的神态说不出的疲惫,便挥手示意黄琼可以走了。

“谢父皇恩典。儿臣这就回去准备。”见老爷子总算放人了,黄琼松了一口气。站起身来,规矩的行礼之后,告辞而去。急着回府与贾权商议的黄琼自然不会知道他走后御书房中发生的一幕。

见到黄琼离开的背影,老爷子不自然的笑了笑,对着御座后边的一间供他日常休息的小屋子道:“你看此子与其他诸子相比如何?”

老爷子话音刚落,从那间小屋子中走出一人,笑道:“皇上,您恐怕心中已经有数了吧。”由那间屋子中走出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位被皇帝称为唯一挚交好友的郭太医。

听完郭太医的话,老爷子摇头道:“此子虽然机敏聪慧,心思缜密,处事也称的上干练,看事情也能看到根子上,分析事情的也很有道理。但是还显得太稚嫩,还需在磨练一番。朕还需要在品一品,在比较一下。”

说到这里老爷子摇头苦笑道:“普天之下,敢于对朕的旨意推三阻四,讨价还价的恐怕就他一个。真不知道他那来这么大的胆子。朕有时候真看不透这个儿子。”

“他有时显得胆大包天,连朕都敢设计。但是一旦涉及到具体事情,却往往惫懒的紧,总是要朕推着他才肯走。明明才干在诸兄弟中数一数二,却凡事就是不出头。遇事总是能夺就躲,能推就推。非要朕逼着,才肯说实话。刚刚你也听到了,若不是朕逼的太狠,恐怕到现在他还不肯说出自己的想法。”老爷子嘴里面说的虽然是埋怨黄琼的话,但是语气却隐隐透露出隐藏不住的欣赏。

听完老爷子的话,郭太医笑了笑道:“皇上也不必太心急。您既然已经决定此次让他与蜀王分别处理韩、陈二王之乱,那就在等等看。您现在还春秋鼎盛,也迟几年在做决定不晚。”

说到这里,郭太医看了看老爷子显得极为疲惫的神色,知道近来发生的这些事情让自己这位老友有些心力交瘁。便道:“皇上,您现在看起来很疲惫的样子。是不是老臣先给您号号脉,休息一下在召见蜀王?”

“不了。还是先见完老五再说。两个逆子的事情,必须尽快了解。现在西北旱情愈演愈烈,灾民遍地。若是有人趁此皇室内乱之时起事,铤而走险,朕担心会引起天下大乱。”老爷子叹了口气,摇摇头道。<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