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张良再献计(2 / 2)

双方确认之后,邹离返回函谷关,派出快马向咸阳的秦王报告。</p>

“我们虽然暂时罢兵回去,但联合灭秦的目标不变,不灭暴秦,誓不罢休!”</p>

范增在大声说着。</p>

确定好要撤兵后,众人并未散去,讨论在撤兵后对付秦国之法。</p>

范增提出一系列建议,包括禁止人员向秦国流动、禁止跟秦国通商,如若秦军进攻任何一国,其他国家需出兵援助等等。</p>

这些建议都得到了诸王的认可。</p>

最后,范增道:“六国联盟是为了灭暴秦,一日未灭秦,联盟永不解散,上将军项羽永远是诸国盟主。”</p>

虽然不得不撤兵,范增要确立起项羽长期的领导地位。</p>

随后,项羽大声道:“撤兵后,五国需遵从我项羽的命令,一旦时机成熟,我会再联合诸国讨伐暴秦。”</p>

他声若洪钟,唯恐大军听不到。</p>

自从巨鹿之战后,六国联合,项羽成为盟主后,在诸王面前一直都是高高在上的姿态。</p>

要不是项羽,诸国已被章邯大军所灭,为了灭秦,诸王能暂时忍气吞声。</p>

这种忍气吞声只能是暂时的,诸王皆是一国之君,项羽连“王”都还不是,没人希望以后还再听命于项羽,但又不敢当面反驳,只好默不出声,等回去后再说。</p>

把具体事情确定下来后,诸王和部下们离去,做好撤兵准备。</p>

最后,只剩下齐王田假和刘邦没有走。</p>

田假留下来,是有重要事情找项羽商议。</p>

刘邦没有走,是要找项羽商议,希望项羽能出面,让诸国划出一块地盘给他。</p>

韩王成离开了帅帐,张良却并未一同离去,而是走近刘邦,低声道:“沛公,请借一步说话。”</p>

看着两人离去后,田假走近几步,弱弱地说道:“上将军,田荣此贼甚是可恶,恳求上将军派遣一将领讨伐之。田假对上将军感激不尽。”</p>

田假希望项羽能派兵灭掉田荣,助他重新夺回齐王位。</p>

对于他这个丧家之犬,其他王根本不鸟他,唯有依靠项羽,田假才有可能重夺齐王位。</p>

本身被迫退兵,项羽心情就很不好,听到田假让他出兵帮忙,更是让他烦。</p>

他大吼道:“别来烦我!快滚!”</p>

见项羽如此,田假只得伤心地离开了。</p>

刘邦、张良齐齐出得帅帐,走到一个角落。</p>

对于帅帐内项羽的吼声,两人也听见了。</p>

随后,见到田假灰溜溜地出来。</p>

张良问道:“沛公,是否有事烦恼?”</p>

刘邦叹息一声道:“哎!韩、燕、魏、赵、齐,皆有自己的疆土和百姓,唯独我刘邦没有。”</p>

张良道:“灭秦之功劳,沛公仅次于上将军,理应称王建国。”</p>

刘邦道:“正是,我正要找上将军商议此事。”</p>

张良道:“良有一计,可让沛公称王建国。”</p>

在张良拥立韩成为韩王后,聚集数千兵马要收复韩地,却遭遇挫折,打不过驻扎在韩地的秦军。</p>

幸得刘邦率军西征,打败韩地秦军,帮助收复韩地,韩国才得以复国。</p>

韩王成和张良,都对刘邦甚是感激。</p>

刘邦听后大喜,带着张良返回大营。</p>

刘邦军大营,帅帐内只有刘邦、萧何、张良三人。</p>

刘邦道:“不知子房有何妙计?”</p>

对此,张良早已有了成熟的方案,他开口道:“齐王田假,被田荣赶走,如同丧家之犬。然项羽承认田假为齐王,对田荣甚为恼怒。沛公可找田假商议,有条件出兵帮助重夺王位。若无人出兵相助,田假休想回齐国,沛公提出割让齐国三成土地为条件,田假必肯答应。”</p>

“对啊!子房言之有理!”</p>

刘邦茅塞顿开,对张良甚是佩服,之前怎么就没有部下想到这方面呢。</p>

他随即想到一个问题:“可我们对齐地不熟悉,要赶走田荣并非易事。”</p>

张良道:“田假乃齐国贵族,又是齐王,对齐地山川地理、关隘险要肯定熟悉。由他指引沛公,再麻痹田荣,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必定成功。沛公去见田假,田假必然高兴。项羽恼怒田荣,沛公跟田假一起向项羽说起此事,项羽必应允。”</p>

“妙啊!子房之计甚妙!”</p>

萧何赞不绝口。</p>

只可惜的是,张良要辅佐韩王成了,不能在刘邦帐下。</p>

刘邦屁颠屁颠的,说道:“事不宜迟,我现在就去见田假。”</p>

张良神情严肃,问道:“敢问沛公,是否仅满足于齐地三成土地,做个小国之王?”</p>

刘邦和萧何,当场就听出了弦外之音。</p>

刘邦问道:“莫非子房还有妙计,能让我夺占更大土地?”</p>

张良道:“良之计策,十有八九能成,就看沛公手段是否够狠。”</p>

刘邦急道:“是何计策,还请子房速速道来。”</p>

张良道:“沛公‘诚心’帮助田假,田假必无防备,待夺取临淄后,沛公一不做二不休,把田假、田市、田间除掉,掌控整个齐国,自立为齐王。”</p>

“这个……”</p>

刘邦听后甚感惊讶,张良的计策也太大胆了。</p>

刘邦道:“如若我篡夺田家齐王之位,恐让天下人耻笑,恐齐地人心不服。”</p>

张良道:“沛公此言差矣。齐国之国君本姓‘姜’,乃姜子牙后裔,被周武王封为齐地诸侯,可惜后来田家篡齐。既然田家可篡夺姜家齐王位,为何沛公就不能夺田家的齐王位?在此乱世,齐王之位,有能者居之。”</p>

萧何接口道:“若沛公能掌控齐地,臣有信心治理好齐地,安抚百姓,让齐地百姓归心。”</p>

“好,就依子房之计办!”</p>

刘邦当即就拍板了。</p>

齐国乃富庶之地,掌控整个齐地做齐王,对刘邦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p>

他希望能成大事,之前盼望着杀入关中,结果失败了。</p>

无法杀入关中,要是能成为齐王亦是很好的结果。</p>

只要能够成事,什么毒辣手段,刘邦根本不在乎,对于他来说,成大事不拘小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