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赵佗用兵(2 / 2)

敌军骑兵同样出动,那就将其打败。</p>

杨喜率领部下们,向敌骑兵冲去。</p>

“嗖嗖嗖……”</p>

连弩快速射箭,迅速收割敌骑兵。</p>

在密集射击下,韩军骑兵无法抵挡,很快就有千余人中箭倒下。如此神兵利器,让韩骑兵胆寒,剩余的不敢再接近秦骑兵,跑得远远的。</p>

胜负之势已经很明显了。</p>

赵佗再下令,让其中一千骑兵绕到韩军方阵后方营垒大门外,堵住韩兵入营寨,也让营垒内韩兵无法出来。</p>

————————</p>

“嗖嗖嗖……”</p>

左翼冲近齐军营寨大门的一千秦军骑兵,向刚冲出来的齐兵射箭。</p>

在敌军步兵阵列还未排好时进行攻击,是骑兵一种常规作战手段,如果是敌军已列阵好,骑兵就没机会了。</p>

齐兵刚从营寨出来,根本来不及列阵,就遭到骑兵袭击,被吓得退到弓箭射程外。</p>

在迟滞骑兵短暂功夫后,两千弓弩兵跟了上来,列阵以对。</p>

营垒前门出不了,还有后门,可从后门出去后再绕到前方,但如果从后门出去,首先要面对营垒东南边的一万秦兵。</p>

前门已被堵住,郭亭只好率兵从后面出去。</p>

————————</p>

营垒东南面,王贺眼看已方军队陷入混乱,再也坐不住了,留下五千人守在这里,防止对面秦兵来攻。他亲自带着一万五千人,赶往救援。</p>

“嗖嗖嗖……”</p>

大战阵外围,秦骑兵用连弩连续射击,再加上秦军矛兵攻击,韩军矛兵已是伤亡殆尽。</p>

秦军矛兵再列好队伍,向敌纵深压了上去。</p>

韩军原本在矛兵后方的弓弩兵,几乎丧失殆尽。</p>

没有了弓弩箭的威胁后,矛兵大展神威,冲向敌军的戟兵、长铍兵。</p>

秦军的戟兵、长铍兵让出位置,把前方敌兵交给长矛兵。</p>

戟、铍的长度,远远不及三丈长的长矛。</p>

秦军密集的长矛刺来,韩军的戟兵、长铍兵,要是不及时后退,必然会被刺死。</p>

“杀……”</p>

秦兵那巨大的喊杀声,对于韩兵来说,那就是催命符。</p>

已经是斗志全无的韩兵们,匆忙后撤。</p>

“嗖嗖嗖……”</p>

杨喜带着部下们,紧跟在长矛队后面,用连弩射杀敌兵。</p>

两军正面交锋,战斗打到这个份上,韩军根本无力抵挡,即使有军功爵,都不可避免士气崩溃。</p>

长矛兵在前,骑兵在后,向敌军压上。</p>

韩军已全面崩溃,韩王信已陷入绝望,正要鸣金收兵,打算先退回营寨再说,也准备派人向王贺传令,让他带兵跟着撤回营垒。</p>

至于秦军要进入韩地,只能是先派人向东边守军禀报,等他在营寨内整顿好残兵后,再重新出来回韩地。</p>

“将军,有秦兵要到我们营寨!”</p>

在战车上的韩王信转身一看,秦军弓弩兵,正向营寨大门方向冲去。</p>

“将军,左边援军来了!”</p>

韩王信又再看向后侧右边,一支兵马向这边而来,这是王贺部队。</p>

三万两千人出战,组成大方阵,短短半天时间,只剩下区区数千残兵,可谓是惨败。</p>

韩王信只得命令这数千人后退,向王贺部靠拢。</p>

秦军长矛兵、骑兵,一直推进至离敌主将只有百余丈距离停下。</p>

因为敌援军赶来,有一批弓弩兵排好队伍,严阵以待,再向前只会被射杀。</p>

赵佗传令,让士兵有序后撤,步卒在后撤时,把已方阵亡或受伤倒地骑兵的小连弩全部捡起来带回。</p>

秦军受伤士兵,或被同伴扶着、或被抬着回去,医官、医卒火速救治。</p>

韩军倒地的伤兵却没那么幸运了,全部被秦兵补杀。</p>

出战的秦兵全部撤回来后,再重新列阵。</p>

车兵损失比较大,只剩下六十五辆战车。</p>

这次出战,获得大胜利,那些车兵死得很有价值。</p>

这时,桓斌带着一万士卒赶到,他一人来到赵佗战车旁边。</p>

赵佗问道:“你带来多少弓弩兵?”</p>

桓斌道:“禀将军,有三千弓弩兵。”</p>

在赵佗率军出战后,在留守函谷关的两万士兵中,有弓弩兵五千。</p>

他再传令,把剩余两千弓弩兵也调派出来。</p>

在方阵对面,韩军数千残兵和王贺部两万人汇合,再重新列阵。</p>

在韩军后方,是由杜真率领的一万秦兵。</p>

在这批秦兵东边,是出营寨支援的齐兵。</p>

齐兵士气不高,战意不浓。</p>

杜真派出一批弓弩兵阻挡,齐兵便不敢再前进。</p>

很快,函谷关两千弓弩兵也赶到了。</p>

原本三万军队,有弓弩兵五千,作战中折损数百,再加上支援的五千弓弩兵,赵佗手中共有九千余弓弩兵。</p>

赵佗仔细观察着情况,韩军营寨前门已被堵住,韩兵无法回营,后方又有杜真的一万士兵,韩王信暂时扼制住溃败,重新列阵。</p>

韩军刚刚惨败,士气低迷,在如此情况下,韩王信两万余兵马,面对人数多余自身的秦军,一点胜算都没有。</p>

桓斌对赵佗道:“末将愿率一队兵马,前往南边山脚下,堵住敌军退路,来个瓮中捉鳖,把这些韩军全部干掉。”</p>

韩军前边是秦军主力,后面是还有一万秦军,右边是堵住营垒大门的秦军弩兵,唯有左边是山林,这是唯一可逃跑之处。</p>

赵佗道:“不,如若让敌兵眼睁睁看到我军堵住全部退路,他们退无可退,死路一条,反而会狗急跳墙,跟我军拼死一搏,得让他们看到逃跑的希望。”</p>

桓斌不解道:“那如若我军再出击,敌军打不过,必定逃跑,难不成眼睁睁看着他们上山跑了!”</p>

赵佗对此胸有成竹,说道:“谁说要任由敌军逃跑。待我军再发起进攻后,你带五千兵士,悄悄地从东边上山,潜伏在山林中,等敌军逃跑上山后,再将其杀之!”</p>

还是赵佗将军有办法,桓斌兴奋起来。</p>